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省考招录公告已发布。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省考招录公告已发布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月 17日在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161个岗位共计7492人!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月30日9时至2月3日24时 。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3年2月20日8时至2月26日8时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 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月25日, 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月26日,9:00至 11:00《专业科目》。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 务员考试职位表>>>>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省考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高分经验 】
【辽宁省考公告 】【省考大纲】【省考职位 】【报名入口】【准考 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 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营口省考招录公告已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2023版辽宁公务员6本套+第17版名家讲义配套题库12本套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2012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0.3%,其中,亚洲市场入境人数1664.88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 平,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61.2%;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次,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次,减少0.7%;大洋洲市场入 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次,增长7.4%。

6、2011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约为:
A. 15247.11亿元人民币
B. 17354.03亿元人民币
C. 18642.37亿元人民币
D. 19308.01亿元人民币
答案:D
解析:2011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22706.22÷(1+17.6%)=19308.01亿元。因此,本题选D。
7、2012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数占全国国内旅游人数的比例约为:
A. 30.53%
B. 32.43%
C. 34.63%
D. 38.8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比重,农村居民比重为(29.57-19.33)÷29.57=10.24÷29.57=34.63%。
8、2012年,欧洲各国入境游客量占欧洲入境游客总量比例超过11%的国家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属于欧洲,592.16×11%=65.14,只有德国和俄罗斯超过。因此,本题选B。
9、2011年,除美国、加拿大以外的美洲国家游客入境旅游人数约为:
A. 13.8万人次
B. 23.8万人次
C. 33.8万人次
D. 43.8万人次
答案:C
解析:2012年美洲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都很小,故总量和2011年很接近。则可得317.95-211.81- 70.83≈35,只有C与之很接近。因此,本题选C
10、根据上述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A. 2012年,韩国为我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B. 2012年,在20个主要客源国中,六成来自亚洲
C. 2012年,非洲地区入境游客景占入境外国游客总量的2.1%
D. 2012年,越南是入境旅游人数增长最快的客源国
答案:C
解析:A选项,观察可知,韩国为最多,可以推出;
B选项,观察表格中国家,有12个属于亚洲,占20个国家的六成,可以推出;
C选项,非洲入境旅客比重为52.49÷(1664.88÷61.2%)=1.92%,不能推出;
D选项,观察表格,很明显得到越南增长最快;
综上所述,只有C不能得到,因此,本题选C。
10、物理学研究与艺术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若是不能________,就只能千锤百炼,通过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来解开暗物质的谜团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妙手偶得
B. 一蹴而就
C. 守株待兔
D. 灵机一动
答案:A
解析:根据空后面的提示信息“千锤百炼”“成年累月的辛苦工作”以及“不能……只能……”的句式可知空中所填的词的意思要与历尽艰辛的意思相反,即为轻松获得的。“妙手偶得”指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符合语义。“一蹴而就”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但是其感情倾向为消极的,文段说的物理学研究很显然不能用消极感情色彩的词来形容,故排除“一蹴而就”。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
11、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功能受损,已经并将继续产生深远后果。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是中国独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解决这一问题______,且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多项改革不可能______,但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多层次的行动,全方位的改革必须启动或加速。依次填入画横 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迫在眉睫 万无一失
B. 千头万绪 立竿见影
C. 千难万险 齐头并进
D. 错综复杂 避重就轻
答案:B
解析:第一空后文“且”表示并列关系,“无法毕其功于一役”表示无法一次行动就完成所有本应分期做完的事,第一空也应同样形容如何艰难,“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不符语境,排除A项;第一空用于形容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千难万险”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留守儿童问题不存在危险,此词语义过重,排除C项;第二空后文“但”表示转折关系,后文描述必须要做,转折前与其相对,空格连接“不可能”,故词语应选择与后文相关的积极词性,“避重就轻”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消极,排除D项;“立竿见影”比喻立刻见到功效。符合语境。故此题答案为B项。
12、海洋学家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原来,珊瑚虫体内负责控制色素生成的基因存在多种变异,激活的基因越多,珊瑚颜色就越明亮鲜艳。这些色素对与珊瑚共生并为之提供食物的海藻有保护作用。在日照强烈的地方,为了避免海藻被阳光杀死,珊瑚虫便会生成更多色素,珊瑚的颜色就会更多鲜艳。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 保卫海藻
B. 多彩珊瑚之谜
C. 阳光与珊瑚
D. 乐于奉献的珊瑚虫
答案:B
解析:这是一道标题填入题,文段为议论文体,第一句为文段主旨句,“揭开了珊瑚礁颜色绚丽多变的秘密”考虑标题的特点,B项最合适,因此正确答案为B项。
4、实际上,靠强制手段和利益驱使评上的“文明城市”,只不过是____罢了,只有每一位市民发自内心地____“文明城市”理念,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做文明有礼的城市人,“文明城市”自然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欺欺人 认同 水到渠成
B. 装腔作势 赞同 实至名归
C. 掩耳盗铃 维护 名副其实
D. 沽名钓誉 拥护 不期而至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搭配问题,第二空修饰“理念”,一般不用“赞同”、“维护”。第三空,文意是“文明城市”才得以实现,吻合此意为“水到渠成”。而“不期而至”意思是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而本题中是市民做出了努力才达到的结果,非“意外到来”。故答案为A。
5、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 )为对象的宏观核算。
A. 资金实物流量
B. 国民收入
C. 社会再生产
D. 国内生产总值
答案:C
解析: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的宏观经济核算,它通过对社会再生产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从数量上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使用各环节之间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国家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
6、如果能够做好南极生态环境的承受力评估,并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因为与南极大陆极为广袤的地域相比,游客活动的地域仅为总面积的3%左右,而如何管理好长期设在南极的科考站,才是更为棘手的问题,尤其是一些被废弃的科考站,已对南极生态环境造成了新的威胁。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南极科考站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B. 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的必要性
C. 南极生态环境评估的意义
D. 南极生态旅游的发展前景
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由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可以控制引入,引出南极科考站的管理才是影响南极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C项“南极生态环境评估”是控制南极旅游造成的生态影响的手段,并非文段重点;D项仍围绕“南极生态旅游”展开,偏离重点;B项为迷惑项,“南极生态环境管理机制”一词概念过大,模糊了“南极科考站”这一焦点。故正确答案为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