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3营口省考招录职位表已发布

辽宁华图 | 2023-01-19 08:03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省考招录职位表已发布。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营口省考招录职位表已发布

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月 17日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161个岗位共计7492人!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月30日9时至2月3日24时 。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3年2月20日8时至2月26日8时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 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月25日, 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月26日,9:00至 11:00《专业科目》。

2023辽宁公务员 考试网
公告 省考简章 省考职位表 省考报名时间
资讯 省考考试时间 省考 报考指导 省考考试内容
资料 省 考行测试题 省 考申论试题 省考历年分数线
备考 笔试课程 网络课程 图书教材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营口省考招录职位表已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进阶题库】2023公务员考试10000题系列之进阶题库

  2023辽宁公务员行测+申论预测试卷2本

  2023年辽宁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二、根据以下资料,回答6-10题。

  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29.5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2.0%。其中,城镇居民19.33亿人次。2012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2706.22 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7.6%。2012年全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比上年增长0.3%,其中,亚洲市场入境人数1664.88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 平,占入境外国游客人数的61.2%;欧洲市场入境人数592.16万人次,增长0.2%;美洲市场入境人数317.95万人次,减少0.7%;大洋洲市场入 境人数91.49万人次,增长6.5%;非洲市场入境人数52.49万人次,增长7.4%。

  

 

  6、2011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约为:

  A. 15247.11亿元人民币

  B. 17354.03亿元人民币

  C. 18642.37亿元人民币

  D. 19308.01亿元人民币

  答案:D

  解析:2011年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22706.22÷(1+17.6%)=19308.01亿元。因此,本题选D。

  7、2012年,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数占全国国内旅游人数的比例约为:

  A. 30.53%

  B. 32.43%

  C. 34.63%

  D. 38.8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比重,农村居民比重为(29.57-19.33)÷29.57=10.24÷29.57=34.63%。

  8、2012年,欧洲各国入境游客量占欧洲入境游客总量比例超过11%的国家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B

  解析:俄罗斯、英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属于欧洲,592.16×11%=65.14,只有德国和俄罗斯超过。因此,本题选B。

  9、2011年,除美国、加拿大以外的美洲国家游客入境旅游人数约为:

  A. 13.8万人次

  B. 23.8万人次

  C. 33.8万人次

  D. 43.8万人次

  答案:C

  解析:2012年美洲以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入境旅游人数增长率都很小,故总量和2011年很接近。则可得317.95-211.81- 70.83≈35,只有C与之很接近。因此,本题选C

  10、根据上述资料,不能推出的是:

  A. 2012年,韩国为我国第一大入境客源国

  B. 2012年,在20个主要客源国中,六成来自亚洲

  C. 2012年,非洲地区入境游客景占入境外国游客总量的2.1%

  D. 2012年,越南是入境旅游人数增长最快的客源国

  答案:C

  解析:A选项,观察可知,韩国为最多,可以推出;

  B选项,观察表格中国家,有12个属于亚洲,占20个国家的六成,可以推出;

  C选项,非洲入境旅客比重为52.49÷(1664.88÷61.2%)=1.92%,不能推出;

  D选项,观察表格,很明显得到越南增长最快;

  综上所述,只有C不能得到,因此,本题选C。

  19、厨房的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都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上写着“所有的杯子中都是蜂蜜水”;第二个杯子上写着是“本杯是淡盐水”;第三个杯子上写着是“本杯不是白糖水”;第四个杯子上写着是“有些杯子中没有蜂蜜水”。

  如果这四个杯子上写的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定为真?

  A. 第一个杯子中的是蜂蜜水

  B. 第二个杯子中的淡盐水

  C. 第三个杯子中是白糖水

  D. 第四个杯子中不是蜂蜜水

  答案:C

  解析:矛盾关系。本题属于真假推理题。先找关系,发现第一个杯子和第四个杯子上的表述是一对矛盾关系,即所有都与有些不二者为矛盾关系。二者必有一真必有一假。题干中已知只有一真,因此剩下的两个表述必定为假。第三个杯子写着本杯子不是白糖水,这句话为假,那么意味着第三个杯子是白糖水。因此,本题答案为C。

  20、甲、乙、丙、丁四人商量周末出游。甲说:乙去,我就肯定去;乙说:丙去我就不去;丙说:无论丁去不去,我都去;丁说:甲乙中至少有一人去,我就去。

  以下哪项推论可能是正确的?

  A. 乙、丙两个人去了

  B. 甲一个人去了

  C. 甲、丙、丁三个人去了

  D. 四个人都去了

  答案:C

  解析:题干翻译为:①乙→甲;②丙→—乙;③丙;④甲或乙→丁。C项,甲去了根据④,丁也去;丙去,根据条件②,乙就不去;所以C项有可能是正确的。A项,乙去了,根据条件①,那么甲也会去,所以A不正确。B项,甲去了,根据条件④,甲或乙就是真的,一定可以推出丁去,所以B不正确。D项,丙去根据条件②,乙一定不去,所以不可能四个人都去。此题选C。

  21、某政府机关内甲、乙两部门通过门户网站定期向社会发布消息,甲部门每隔2天、乙部门每隔3天有一个发布日,节假日无休。问甲、乙两部门在一个自然月内最多有几天同时为发布日?( )

  A. 5

  B. 2

  C. 6

  D. 3

  答案:D

  解析:“每隔n天”即为“每n+1天”,所以甲每3天、乙每4天发布一次,则甲、乙的最小公共发布周期为12天,一个月里面只能有两个12天。考虑“最多”,只要在一个自然月的前六天中共同发布一次,就能保证共同发布日达到3天。因此,本题选D。

  9、212,207,198,180,171,( )

  A. 160

  B. 163

  C. 162

  D. 161

  答案:C

  解析:特殊数列,第一个数减掉其各个数字的和等于第二个数,所以212-2-1-2=207,207-2-7=198,198-1-9-8=180,180-1-8-0=171,所以答案为171-1-7-1=162,选择C选项。

  10、边有6种颜色的小球,数量分别为4,6,8,9,11,10,将它们放在一个盒子里,那么,拿到相同颜色的球最多需要的次数为

  A. 6

  B. 12

  C. 11

  D. 7

  答案:D

  解析:要求拿到相同颜色的球最多需要的次数为多少,则每次拿到的球都是不同颜色,即6种颜色各拿一个,共6个,在此基础上只需再拿1个即可保证有相同颜色的小球,因此答案为6+1=7,选择D选项。

  11、下列选项中,属于儒家观点的是( )

  A.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B.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C. 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D. 天下兼相爱则治,相恶则乱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诸子百家学说的观点。A项这句话出自《道德经》:“无,乃乃万物之始;有,乃万物之母”这涉及到宗教观念,道教认为在人未产生以前,世界原本是一片虚无,即是所谓的“无”。故其属于道家观点。B项出自《论语·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意思是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故B项属于儒家的观点。C项出自《韩非子·难三》,意思是“法” 是为达到某种目标而订立的办法、规章之类的强制性制度,应明文公布;“术”则是统治者控制其臣下的技巧,应当潜藏胸中,择机使用,不轻易示人。D项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出自《墨子》。假使人人都彼此爱护,则天下安治;倘若人人都彼此交恶,则天下大乱。故属于墨子观点。本题应选B项。

  拓展:诸子百家之流传中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汉族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色。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