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考鞍山公务员是什么时候开始查询成绩。更多2023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3年考鞍山公务员是什么时候开始查询成绩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成绩查询入口(暂未开通)>>>>(建议保存链接,出成绩后查看)
点击查看: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3年考鞍山公务员是什么时候开始查询成绩,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面试热点:高校性骚扰
【热点链接】
1.近日,著名的南开大学3名教师尹XX、陈XX、李XX,分别在3个月内被不同女生实名举报一事冲上热搜,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令人震惊。举报内容大多为被欺骗发生性关系,权力威胁、教师个人生活作风问题等。南开大学已作出回应,将进行彻查,希望能给社会一个交代。这些年,大学性侵事件层出不穷,深深地牵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神经,值得我们深思。
2.如今,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加快修订……一系列举措落地,不断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并将其要求转化为法律规范。教育主管部门主动提高教师道德标准,在涉及严重侵犯学生权益的案件中加大处理力度——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一旦查实就让涉事者付出沉重代价,体现了“零容忍”的决心。
【政策理论】
1.背景
近年来,我国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教师性骚扰学生的事件屡有发生。有的利用教师的特殊地位,有的凭着对学生学业考核的权力,迫使学生屈服,违反学生意愿,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然而,由于高校性骚扰事件大多非常隐秘,证据收集不易,有些事件较难追究法律责任。
2.问题
(1)危害深远。高校性骚扰除具有其他性骚扰类型的危害外,还有其特殊的危害性。高校是培养人价值观的地方,性骚扰的实施会让信任、期待教师的学生感到诧异甚至崩溃。这种基于信任背叛和信念崩溃而产生的紧张,会让被骚扰的学生彻底失去自己原本建立和拥有的价值体系,危害深远。
(2)手段丰富,不易识别。由于高校师生之间除了学术、教学交流,还在娱乐、生活以及田野考察和社会实践场合交往,客观上为教师亲近学生提供了最大限度的各种可能,比如以辅导的名义进行性侵。因而高校与受害方都不易充分识别。
(3)实施条件便利。高校性骚扰实施条件便利。老师与学生可在行政教学实验场所、娱乐餐饮场所以及社会实践等场合接触,且在无明确反高校性骚扰指导细则情况下,老师完全可自控选择在封闭孤立环境与学生接触,学生往往没有选择和拒绝的能力。
3.原因
之所以频繁出现高校性骚扰问题,究其缘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性教育的普遍缺失。很多大学生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及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不足,并且她们缺少足够的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手段。当学生遭受到性骚扰后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性自主权受到了侵害或虽认识到了,但羞于启齿而不愿对其他人公开受到性骚扰的事实。
(2)惩处力度不够。受害者举报到学校领导处, 多数校领导会基于大局观的权衡后, 选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使得高校性骚扰实施者更加无所畏惧,极具持续性。
(3)师德监管考核机制不健全。由于在高校,教师的学术权力过于集中,几乎没有有效的监管体制。这使得教师可利用个人的学术权力对学生实施或明或暗的性骚扰。而受害学生在权力的威逼之下大多只能选择隐忍, 不敢反抗。
(4)部分受害者的欲望和虚荣心难以满足。性骚扰的实施者掌握着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权力,但这一系列的评价并非单由一个教师进行评价, 在数个教师中, 想利用权力进行性骚扰的教师毕竟是占少数的。所以大学生之所以会让教师有发动性骚扰的可乘之机,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一部分大学生本身对自己的学业利益有所觊觎。
4.对策
(1)完善师德监管考核机制。在高校强化师德课程,只有在思想上有充足准备,相应地对道德的重视才能表现和落实在行为中。其次,将性道德纳入师德评价考核指标,加强教育引导和日常管理,加大违规行为督促查处力度,并继续公开曝光,让违规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2)普及性骚扰方面的教育。高校可以通过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正确识别性骚扰行为。加强关于性骚扰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宣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3)从法律制定入手,建立相关的法律保障机制。探索与建立高校专门反性骚扰机构,畅通学生性骚扰投诉求助渠道。同时,高校由此可开通校园网络投诉性骚扰渠道,壮大监督力量。
(4)拓展高校心理咨询中心功能,重视专业性疏导性骚扰受害者。高校可利用自身人文素质教育资源的优势着力开展舞动治疗这一颇具新意的治疗方式帮助性骚扰受害人,引导受害者走出阴霾,走上积极进取的道路。
(5)提升教师准入门槛。把好教师队伍准入关口,完善教师从业资格审核把关机制,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将风险杜绝在校门外。
【知识运用】
1.某大学生实名对教师进行举报。举报的内容包括:对学生进行性骚扰以及在生活作风、工作作风、违反党的纪律方面的问题。该大学立即发布通报,称已成立调查工作组,启动调查。但后续调查结果一直没有公布于众,直至此次教育部通报该案例。请谈谈你的看法。
2.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教育战线要严把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持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决策部署,常态化开展师德教育尤其是警示教育,做到警钟长鸣。请谈谈你的看法。
热点:高校性骚扰
1.【评分要点】
(1)能够正确认识该事件的背景。教师队伍不断扩大,教师准入门槛降低,部分人道德水平低下,浮躁、急于求成之风在学校传开。
(2)可以认识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对失德教师处罚力度不够、学校监管不到位、举报机制不完善、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等。
(3)能够认识到现象的危害。如侵犯学生权益,影响学生成绩,造成学术不公现象,影响学生价值观、形成浮躁、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不正之风等。
(4)能够提出合理的对策。如完善师德监管考核机制、提升教师准入门槛、加大宣传教育、完善法律保障机制、提供心理指导服务等。
2.【评分要点】
(1)能够正确认识良好师德的重要性。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能够认识到教师道德败坏的危害。如影响学生成绩、思想、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术不公、影响学生价值观、在学校内形成不正之风等。
(3)能够提出合理的对策。如完善师德监管考核机制;提升教师准入门槛;加大宣传教育;广大教师应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素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为人师表,知其所止,坚决杜绝师德失范现象,大力培育高尚师德,树立良好师风,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等。
面试热点之民间文化助力乡村发展
热点背景
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的民族特性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辨识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尤其是我们的民间文化艺术不仅深入人心还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不菲的作用。
模拟试题
民间文化艺术,既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地域文化的结晶。近年来,全国各地通过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民间文化艺术,延续历史文脉,凝聚乡村群众的精气神,开拓产业发展,在助推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表明对“民间文化艺术”的观点。
民间艺术,既有地方特色,又有艺术内涵,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地理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加强民间文艺的保护,做好传承,让民间文化艺术在新时代大放异彩。
2.分析“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作用。
(1)促进乡风文明。
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创造的、广泛流传在祖国大地的、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具有口传心授、表演灵活、通俗易懂、民族风格浓郁、传承有序、脉络清晰的特点。民间文化积淀着中华文化核心理念、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蕴藉着中华民族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价值追求与智慧启迪。在助益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意义彰显、作用突出。
(2)增强社会认同。
融入社会、融入民众、融入生活,是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当代表达。凭借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形成独有的品牌效应,在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凝聚良好社会风气、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助力经济发展。
民间文化本身就是非常完整的生态体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体现着不同地区民间文化的独特面相,因此,民间文化跟地方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如京剧、昆曲、东北二人转等地方特色戏曲、曲艺形式。以及少数民族歌舞与习俗、庙会民俗等都已成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重要依托点,以此为基础开发的乡村旅游产品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剪纸、泥塑等富有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内涵的手工艺品也已成为重要的旅游商品。
3.提出“民间文化艺术”的发展方向。
(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人才队伍体系。充分发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群众文化工作者、文艺爱好者、先进人物、退休教师以及本土乡贤能人等多方面主体的社会力量参与,发挥乡土人才在技艺传承、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带动作用,让乡村文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让广大农民群众在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乡村振兴精神动力和创造力。
(2)从群众关切的热点、难点中捕捉创作灵感,极具乡土气息和美感,向广大群众传播正能量的优秀农民画作,通过生动讲述乡村故事,展示乡村形象,构筑起新的乡风文明精神家园。
(3)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还要突出民间文化的原生态性,精心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根据游客审美观念的变化,借助新技术、新创意,对民间文化资源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展示,增加其互动性、参与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面试热点:让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助力乡村迈向“数字时代”
排列组合是行测中数量关系这一部分的高频考点,整体来说难度较大,但近年来排列组合题目的难度有所下降。通过一些解题方法便可以解决,今天带领大家通过学习排列组合中的常用解题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常用解题方法
1.优限法:适用于某些元素和位置有绝对性要求
2.捆绑法:适用于某些元素要相邻
3.插空法:适用于某些元素不相邻
例1
某学院从9名同学中选出4名同学去四个不同的乡镇甲,乙,丙,丁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有两名同学不能去乡镇丁,则分配方案有多少种?
A.2352 B.2452 C.2552 D.2652
答案:A。解析:根据题目,从9名同学选择4名去参加活动,要求是两名同学不能去丁,去丁的人是有限制要求的,为了先满足这个要求,可以先从其他7人中选择1人先去丁地,有7种情况,然后从剩余的8人中选择3人去甲乙丙即可,由于每个人去不同地方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用排列即则总的情况数=7×336=2352。所以选A。
例2
两对夫妇各带一个小孩乘坐有6个座位的游览车,游览车每排只有1个座位。为安全起见,车的首尾两座一定要坐两位爸爸;两个小孩一定要在相邻位置。那么,这6人的排座方法有?
A.12种 B.24种 C.36种 D.48种
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要求两位爸爸要坐在首尾两座,A22有2种情况,其次两个小孩要相邻,将两个小孩捆绑在一起,有种情况,最后将两个小孩作为一个整体和两个妈妈排在一起有情况,分步用乘法,共2×2×6=24种情况。所以选B。
例3
某学习平台的学习内容由观看视频,阅读文章,收藏分享,论坛交流,考试答题五个部分组成。某学员要先后学完这五个部分,若观看视频和阅读文章不能连续进行,则该学员学习顺序的选择有?
A.24种 B.72种 C.96种 D.120种
答案:B。解析:根据题目要求,观看视频和阅读文章不能连续进行,则需要插空,故先安排其他三个部分,则有情况,后三部分内容形成四个空,再从四个空里选择两个空放视频和阅读文章这两个部分就可以了,有情况。分步用相乘,共6×12=72种情况。所以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