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报考指导

首页 > 辽宁教师招聘 > 报考指导

2023盘锦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

华图教育 | 2023-06-27 10:49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盘锦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文章:2023盘锦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

教师招考公告

  点击查看:2023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公告>>>>

                   2023年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职位表>>>>

教师招聘考试推荐
热点考试
招考公告 职位表 报名时间 报名条件 报名入口
考试时间 缴费入口 考试科目 考试大纲 报考指导
准考证 成绩查询 录用信息 面试公告 工资待遇
实用备考
每日直播 时政周播 领资料包 试题 资料 备考 指导
图书购买 笔试课程 面试课程 网络课程 更多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文章:2023盘锦教师招考简章发布时间是什么时候,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3辽宁教师招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考试备考技巧

  1.蒋某与邢某协议离婚,并约定由蒋某照顾刚满周岁的女儿晓华。不到一年,蒋某在一次车祸中丧生。此时,作为晓华监护人的应当是( )。

  A.邢某 B.邢某的父母

  C.蒋某的父母 D.蒋某所在单位

  2.刘某准备盗窃王某家的汽车,多次到王某家门外进行观察,打探王某家人的活动规律,一次刘某正在观望时因形迹可疑被王某发现而被告发,则刘某的行为属于(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不构成犯罪

  3.王某擅自使用机动渔船渡客,渔船行驶过程中,被某港航监督站的执法人员发现,当场对王某作出罚款50元的行政处罚,并立即收缴了该罚款。关于缴纳罚款,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B.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5日内将罚款交至指定银行

  C.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2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D.执法人员应当自抵岸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交至所在行政机关,由行政机关在5日内缴付指定银行

  4.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这表明全国人大行使( )。

  A.审议权 B.表决权

  C.决定权 D.立法权

  5.法对社会及其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 )。

  A.法的规范作用 B.法的社会作用

  C.法的示范作用 D.法的管理作用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人。A项正确,B、C、D项错误,按照民法总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父母离婚后,对子女的权利义务仍然存在,子女无论随哪方生活,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因此,离婚后,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不变。任何一方均要履行抚养教育子女的权利与义务。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A项正确,D项错误,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状态。本题中,刘某为了盗窃汽车而打探观望,是为盗窃制造条件,因此属于犯罪预备。B项错误,犯罪未遂是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状态。C项错误,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状态。故本题选A。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行政处罚的程序。C项正确,按照行政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在水上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抵岸之日起二日内交至行政机关;行政机关应当在二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A、B、D项错误。故本题选C。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机构。D项正确,通过题干表述“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体现了人大在行使立法权。A项错误,审议权是指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期间,对列入本次会议议程的各项议案进行审查和讨论并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提出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权利。B项错误,表决权是指人大代表在本级人大会议上,对列入大会审议的各项议案包括对确定的候选人表示赞成或者反对或者弃权的一种决定的权利。C项错误,决定权是指国家权力机关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权力。故本题选D。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的作用。A项正确,法的作用分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两大类,其中规范作用是法对社会及公众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B项错误,法的社会作用是指维护特定人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的社会作用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两大方面:维护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C、D项错误,混淆项。故本题选A。

  1.甲被宣告死亡后,其妻乙改嫁于丙,其后丙死亡。1年后,乙确知甲仍然在世,遂向法院申请撤销对甲的死亡宣告。依我国法律,该死亡宣告撤销后,甲与乙原有的婚姻关系( )。

  A.自行恢复 B.不得自行恢复

  C.经乙同意后恢复 D.经甲同意后恢复

  2.以下不属于刑罚的是( )。

  A.管制 B.拘役

  C.驱逐出境 D.罚款

  3.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申请复议并由复议机关作最终裁决。如果当事人既提起诉讼又申请复议,且法院和复议机关同时收到有关材料的,下列关于确定管辖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复议机关管辖

  B.由法院管辖

  C.由法院与复议机关协商确定管辖的机关

  D.由当事人选择管辖的机关

  4.具有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定条件是( )。

  A.具有中国国籍 B.出生在中国

  C.年满18周岁 D.没有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

  5.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应该由哪个机关作出裁决?( )

  A.国务院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 D.最高人民法院

  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B项正确,A、C、D项错误,被宣告死亡的人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撤销的,婚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但是其配偶再婚或者向婚姻登记机关书面声明不愿意恢复的除外。题目中乙已经改嫁,属于再婚情节,所以婚姻关系不得恢复。故本题选B。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刑罚的种类。D项错误,罚款属于行政处罚。A、B、C项正确,我国刑法规定的对罪犯适用的刑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又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刑罚;附加刑又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和驱逐出境四种刑罚,其中,驱逐出境只能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附加刑既可单独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故本题选D。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辖权。D项正确,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提起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的,由先受理的机关管辖;同时受理的,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选择。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申请行政复议,在法定复议期间内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A、B、C项错误。故本题选D。

  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基本理论。A项正确,具有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定条件是具有中国国籍。B、C、D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的渊源的位阶。A项正确,按照立法法规定,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B项错误,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C项错误,全国人大不会就法律的效力问题作裁决。D项错误,我国未规定法院有立法审查的权力。故本题选A。

  1.教育目的结构中核心部分是关于( )。

  A.身心素质的规定 B.社会价值的规定

  C.政治取向的规定 D.教育内容的规定

  2.衡量和评价教育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根本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计划

  C.教育原则 D.教育大纲

  3.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存在的两个典型对立的理论主张是( )。

  A.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B.国家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C.全面发展论与个性发展论 D.国家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

  4.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 )体现出来的。

  A.课程目标 B.教育目的

  C.教学目标 D.培养目标

  5.( )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 B.全面发展

  C.局部发展 D.智力发展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结构包括内容结构和层次结构两个方面。其中,内容结构包括:(1)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及其结构做出规定,身心素质的规定是教育目的内容结构的核心部分;(2)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做出规定。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地位。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故本题选A。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进行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关于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理论,主要存在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两个争论。社会本位论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教育的根本价值是满足社会需要,代表人物有孔子、涂尔干等。个人本位论认为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故本题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目的的作用。教育的最高理想是通过教育目的体现出来的。故本题选B。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故本题选B。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