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华图_辽宁教师招聘网为您提供辽宁教师资格考试: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7月3日)。更多 202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考试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教师招聘考试网频道(http://ln.huatu.com/jiaosh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
阜新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文章: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7月3日)
1.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 )。
A.感知、动作
B.具体形象
C.语词概括
D.概念、判断、推理
2.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 )。
A.以低层次概念为主
B.外延不恰当
C.内涵不精确
D.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3.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
A.口头数数—按数取物—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B.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
C.按数取物—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掌握数概念
D.按数取物—给物说数—口头数数—掌握数概念
4.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 )。
A.动作的作用由小到大,语言的作用由大到小
B.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
C.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大到小
D.动作和语言的作用均由小到大
5.幼儿争抢玩具时,宁愿要原来的那个玩具也不要老师或家长给的新玩具,体现了儿童思维的( )。
A.片面性
B.固定性
C.表面性
D.近视性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直观行动思维的工具是感知、动作。故本题选A。
2.【答案】C 【解析】幼儿认为男的是“头发短短的”,女的是“梳小辫的”,这说明儿童所掌握的概念对对象的界定的内涵不精确。故本题选C。
3.【答案】B 【解析】儿童的数概念的形成,经历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口头数数—给物说数—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故本题选B。
4.【答案】B 【解析】在儿童思维发展过程中,动作和语言对思维活动作用的变化规律是动作的作用由大到小,语言的作用由小到大。故本题选B。
5.【答案】B 【解析】幼儿思维的固定性表现为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认死理”。故本题选B。
1.儿童知道从烤炉中取出的面包是热的,这是( )。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2.通常认为,一般能力的核心是( )。
A.记忆能力
B.观察能力
C.想象能力
D.思维能力
3.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4.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 )
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5.儿童最初的思维是( )。
A.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
B.以具体思维为主
C.以逻辑思维为主
D.以抽象思维为主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幼儿思维是以婴儿阶段的思维为基础,在新的生活环境下,以言语发展为前提,发展起来的,具有形象性以及进行抽象思维的可能性。故本题选D。
2.【答案】D 【解析】一般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故本题选D。
3.【答案】C 【解析】思维的概括性指思维所反映的不是个别的事物或事物的个别属性,而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特征以及事物所具有的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题干中幼儿将夏天很热与不要到户外去两个事物联系到了一起,体现出了思维的概括性。故本题选C。
4.【答案】A 【解析】BC选项属于直观行动思维,D选项如果是口算是抽象逻辑思维。A选项并没有真实的马路等,幼儿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和游戏。故本题选A。
5.【答案】A 【解析】儿童先出现直观行动思维、再出现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故本题选A。
以上这些就是阜新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文章:辽宁教师资格证考试每日一练2023年(7月3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