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今年的社工公告什么时候出来。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今年的社工公告什么时候出来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课程>>>>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精品网校课程>>>>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笔试图书>>>>
图书推荐: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历年真题及专家命题预测试卷
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一本通+历年真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今年的社工公告什么时候出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18、我们西方社会只是最近才把人当做一个“经济动物”。但是我们还不都是这类动物。在我们的群众与精英中,完全非理性的浪费是很流行的;它还是我们贵族阶层中某些守旧的人的缺点。“经纪人”并不在我们身后,而是在我们的面前。根据以上文字,可以推出:( )
A. 早期社会的人并不是“经济动物”
B. 西方人最近才全变成“经济动物”
C. 我们前面的人是“经济人”
D. 群众与精英都是“经济人
答案:A
解析:西方社会最近才把人当做一个“经济动物”,但我们还不都是这类动物。B项错误。“经纪人”不在我们身后,而是在我们的面前,可知A项正确。C、D两项无中生有。故本题选A。
19、______说早期环境污染是由于人类认识水平的历史局限,______近十多年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污染日益严重,就是人类唯利是图的贪婪所致了。这不是哪个国家能独自解决的,______国家间共同协调行动,______实现人类和自然的重新和谐。
A. 如果 可是 只要 就
B. 如果 那么 只有 才能
C. 尽管 然而 只要 就
D. 尽管 那么 只有 才能
答案:B
解析:虚词关联词固定搭配。文段开头表示假设,后面表达必要条件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B。
20、在传播媒介极不发达的年代,要成为名人并非易事,他必须在某一领域______,才能通过______、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而在数字网络为媒介的时代,尤其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上,人人都能成为信息和观点的发布者,人人都可能______,出名的成本大幅降低,于是“名人”遍地开花。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独当一面 街谈巷议 一夜成名
B. 崭露头角 红口白牙 声名远扬
C. 出人头地 道听途说 一鸣惊人
D. 出类拔萃 口耳相传 声名鹊起
答案:D
解析:本题答案为D。本题考查考生对成语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从第一空来看,想要说明的是要成为名人并非易事,“崭露头角”语义不符合,可以排除B。而“独当一面”仅仅是指可以单独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与成为名人的要求匹配程度差,排除A。第二空要填入不能是贬义词,“道听途书”不合适,排除C。因此答案选择D。
资料分析要点梳理
聚焦基础知识
国考行测资料分析的考查上侧重于基础知识点的考查,难点、偏点的考查虽有出现,但占比很小。在冲刺阶段学会抓大放小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把握常考概念,记牢基础公式,灵活运用常规速算技巧是“大”,偏难点是“小”。
梳理冲刺要点
从基本公式看,以增长、比重、平均数为主,倍数次之。除了熟背公式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够读懂问题所对应的公式。增长要注意的是:第一,量和率的区分,“量”指的是带有单位的绝对值。“率”指的是两个相关数在一定条件下的比值,其结果为相对数,用百分数表示。因此量和率最本质的区别就是有无单位,有单位的数据称为量,无单位的数据称为率。第二,混合增长率主要用于整体和部分增长率之间的比较问题,基本不需要计算。比重和平均数要注意的是:分清比重变化量和平均数变化率公式的运用,之所以会有困扰,重点是没有搞清楚百分数与百分点的区别。百分数本质是一个率,为一个比值,通过除法运算得出,没有具体的单位。而百分点是百分数的差值,其结果读作百分点;本质来讲是一个量,其单位为百分点。因此我们在做比重或者平均数题目时还是要注意问的是百分点还是百分数。
从解题方法看,尾数法、特征数字法、有效数字法为常用的估算方法。特征数字法是将百分数转化为相等或者相近的分数,从而达到简化运算的目的,但不少同学总是苦恼怎样将百分数转化成比较接近的分数,除了记忆之外,也需要灵活转化。例如15.4%是介于
考题智慧取舍
冲刺的最后阶段,大家对于考试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与其说行测是考智商,不如说是考情商。是平时备考时的努力勤奋,也是考场上对于做不完的题量的智慧取舍。取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做,舍去费时间长的题目。资料分析的题目如何取舍呢?
首先,选项差距较大时,舍弃精算,也可以选出正确选项。其次,选择性舍弃综合判断题目。对于简单的选项优先,查找的选项优先;如果时间紧迫时,只看一到两个选项;几乎没有时间时,直接放弃综合判断。最后,舍弃题干复杂“新题型”,读了一遍完全没读懂的题目,可以直接放弃,把时间留给其他题目,保证其他题目的正确率。
2、甲、乙、丙3个施工队,乙的工效与甲、丙两队合作的工效相等,丙的工效是甲、乙两队合作工效的四分之一。现有一项工程,据测算,三队合作30个工作日可完成。如果由甲队单独来做,需要多少个工作日?
A. 60
B. 96
C. 100
D. 150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甲+丙=乙,甲+乙=4丙,可以得出甲:乙:丙=3:5:2,赋值他们的效率分别是3、5、2,代入合作时间30得出总量是300,用300除以3,所以是100。
3、A、B两地直线距离40千米,汽车P与两地直线距离和等于60千米。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如果A、B、P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所在位置有3个,可位于A、B两地之间或A、B两地外侧
B. 如果A、B、P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汽车的位置有无穷多个
C. 如果A、B、P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汽车拉于A、B两地之间或两地外侧
D. 如果A、B、P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汽车位于A、B两地外侧,且汽车到A的距离为20千米
答案:B
解析:解法一:AB距离为40,AP和BP距离之和为60千米,若A、B、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P点位于AB外侧10千米处;若A、B、P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则转化为A、B点固定,AP+BP=60,即动点到两定点的距离和大于两定点的距离,符合椭圆的定义,则P点轨迹为椭圆,有无穷多个。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解法二:若A、B、P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P点位于AB外侧10千米处,排除C、D选项。若A、B、P三点不在同一直线上,由于A、B点固定, P点不固定,则满足AP+BP=60的P点个数必然有偶数个,排除A。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4、某件刺绣产品,需要效率相当的三名绣工8天才能完成;绣品完成50%时,一人有事提前离开,绣品由剩下的两人继续完成;绣品完成75%时,又有一人离开,绣品由最后剩下的那个人做完。那么,完成该件绣品一共用了()天。
A. 10
B. 11
C. 12
D. 13
答案:D
解析:假设三人效率都为1,总量为(1+1+1)X8=24,完成24X50%/3=4天,又完成总量的25%,需要6/2=3,最后完成25%,需要6/1=6天,故总共需要1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