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国家公务员运城考试公告/国考职位

华图教育 | 2023-09-06 10:58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国家公务员运城考试公告/国考职位。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国家公务员运城考试公告/国考职位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目前暂未发布,最近几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职位表均在10月发布,发布网站为:国家公务员局http://www.scs.gov.cn/,收藏查看。有想要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现在就可以备考国家公务员招考了,辽宁华图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在哪看国家公务员公告以及职位表等相关信息。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4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4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领航礼包4.0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版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测+申论)教材2本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国家公务员运城考试公告/国考职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2. 租客小赵经房东老张的同意,将自己所租的房子(租金 2000 元/月)其中的一个卧室以800 元/月的价格租给小刘,小刘在租住期间,擅自拆除门窗造成了价值 10000 元的房屋损毁。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刘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赵追偿

  B. 小赵应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但可向小刘追偿

  C. 小赵、小刘应分别赔偿老张 6000 元、4000 元

  D. 小赵在支付 6000 元赔偿后,可向小刘追偿

  33. 小明在图书馆大声说话,有读者制止他时,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关于上述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正确,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

  ②错误,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③错误,未经他人许可,公民不得擅自行使权利

  ④错误,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的权利和自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34. 下列关于行政许可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 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

  B.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C. 行政许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应当公开

  D.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有陈述权、申辩权

  32.【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房东老张与小赵之间形成房屋租赁关系。经老张同意,小赵将房屋

  转租给小刘。老张是出租人,小赵是承租人,小刘为第三人。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

  条的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将租赁物转租给第三人。承租人转租的,承租人与出

  租人之间的租赁合同继续有效,第三人对租赁物造成损失的,承租人应当赔偿损失。题目中,

  小刘在租住期间致使房屋毁损。因此,承租人小赵应当向出租人老张承担赔偿损失。因小刘

  也负有保管租赁物的义务,并且是小刘的行为导致房屋损毁,故小赵向老张赔偿全部损失后,

  可以向小刘追偿。因此,选择 B 选项。

  33.【答案】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小明在

  图书馆内大声说话显然损害了其他读者的利益。小明说:“这是我的权利与自由,别人无权

  干涉”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法律范围内的自由,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的“绝对”的

  20自由,只存在“相对”的自由。②④评价正确。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①《宪法》规定了公民具有言论自由。但这种自由是一种相对的自由。因此,小明的话是错

  误的。

  ③“未经他人允许,公民不得擅自行使职权。”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公民只要在行使自由和

  权利的时候,不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就可以自行行使权利。

  34.【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法》第五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

  原则。有关行政许可的规定应当公布;未经公布的,不得作为实施行政许可的依据。行政许

  可的实施和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的外,应当公开。”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A 项:《行政许可法》第六条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提高办事效率,

  提供优质服务。”

  B 项:《行政许可法》第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

  护,行政机关不得擅自改变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

  D 项:《行政许可法》第七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享

  有陈述权、申辩权。”

  (复合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社会功能越来越显著。我们从当今社 会生活中看到文化对经济建设的 推动力,对思想建设的感召力,对环境建 设的渗透力,对人才成长的促进力,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文化 在社 会主义文明大厦的建设工程中,发挥着基石作用。 文化与文明[ ]。文化先生于文明。文化是文明的基础 ,没有文化就没有 文明;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 征。人类社会从野 蛮到文明,靠的是文化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最初 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 动物一样不自由的;但 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文化确实像泰勒所说的那样: “(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 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但它并不是不可 捉摸的神物,如把这个“包 罗万象的复合体”解剖一下,便可看到这个“复合体”大致 是由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三者各自从不同的角 度在建设社会主义文 明大厦中发挥着影响和作用。 物质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基础,技术的发明、创造一旦转化为人们所需的物 质文化 ,就对人们的价值观、思维方式、思想感情、行为准则、理论观念 等诸多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会造成新的思 维方式、新的意识、新的观念 去培养“四有新人”。 智能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大厦中占有十分 重要的地位。发展科学、教 育等智能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愚昧走向智慧, 从经济落 后走向经济繁荣十分重要的条件。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智能文化等诸多文化要素是一个相互交织、相互渗 透 、相互融合的文化共同体,世上没有孤立的物质文化、单纯的精神文化 和独立的智能文化。因而不能把各个文 化要素割裂开来,也不能孤立地发 展某一个文化要素,否则就会造成文化失调,贻误事业发展、文明建设。

  308. 根据对第二段的内容分析,下列判断全对的一项是:

  ①文明植根于文化,是随着文化的发展而产生的

  ②没有文明就没有文化

  ③文化创造了人

  ④文明创造了人

  ⑤有了文化的积累和进步,人类才能一步步脱离野蛮状态而成为文明的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⑤

  D. ②④

  309. 在第二段恩格斯的话中,“自由”和“文明”的关系是:

  A. 两者的含义完全相同

  B. 自由是文明的一个特征

  C. 文明是自由的基础

  D. 二者互相融合,结为一体

  310.第三段中引用泰勒的话的意思是:

  A. 文化就是人类的历史经验;文化是各种要素的大杂烩

  B.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是多种要素的有机整体

  C. 文化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文化的影响和作用非常大

  D. 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308.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二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①句对应“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

  文明孕育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显现,是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特征”,

  符合文意。②句对应“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曲解文意。③句和④句文

  段均没有?及,属于无中生有。⑤句对应“人类社会从野蛮到文明,靠的

  是文化进步”“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

  物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符合

  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309.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恩格斯这句话出现在第二段最后一句。分析“自由”

  和“文明”的上下文语境。根据恩格斯的话可知,“最初的人是不自由的”,

  而“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也就是说有了“文化”才

  有“自由”,“文化”的进步影响着“自由”的进步,“文化 ”是“自由”

  的基础。再根据前文“文明孕育出文化”可以推出“文明”是“自由 ”的基础。

  第二步,对比选项。C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C 选项。

  310.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泰勒的话出现在第三段第一句。分析泰勒这句话的下

  文语境。泰勒首先指出文化是人类自身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通

  过转折词“但”引出文段阐述的主要内容:“这个‘复合体’大致是由物

  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智能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泰勒话的

  主要意思是说明文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而且由诸多要素构成。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由“(文化)是人类在自身的历史经济中创造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 ’”

  可知,“文化就是人类的历史经验”属于无中生有。且文段引用泰勒的话,

  主要表述的是文化虽包罗万象,却并非不可捉摸,仍有其规律可循,A 项

  后半句中“大杂烩”与文段表述相悖。C 项:第三段重点表述的是文化作

  为一个“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其实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

  C 项表述非重点。

  D 项:“文化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文段未?及,属于

  无中生有。

  333. 在戏剧行业整体上陷入困境时仍具活力的越剧和黄梅戏,在戏剧复苏的今天却________,令人扼腕 。事实上不止越剧和黄梅戏,评剧、楚剧、粤剧等观众人口在中国位居前列的剧种,近年在新剧目创作中都出现 相似的问题。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乏善可陈

  B. 一落千丈

  C. 败走麦城

  D. 销声匿迹

  334. ?到保健品,首要问题不是为什么要买,而是为什么不买?在每个日渐老去的时光角落,潜伏着若 隐若现的苦恼——关节炎、癌症、老年痴呆症……也催生了一个试图阻止病痛的庞大产 业——保健品产业。去年美国人花在保健品上的钱约为 280 亿美元,比购买健身房会员卡的钱还要 多出 50 亿美元。但保健品真的有用吗?保健品介于食品和药品之间,是种定义模糊、覆盖广泛却缺乏监管的消 费品。据说,有了它们,不吃食物和药物,就能同时拥有营养和健康,因此又称营养保健品。

  作者对保健品的态度是:

  A. 怀疑其功能

  B. 认为有益健康

  C. 认为该产业前途光明

  D. 反对人们食用

  335.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A. 明天我会专程拜访你,请你在家恭候。

  B. 国外的汽车厂家的年产量不但比我们多,而且花色品种也比我们丰富。

  C. 中国古代无论是奴隶制还是封建制,都受到宗法制度的强烈影响。

  D. 他的马虎和粗心使他在面试中落选。

  333.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令人扼腕”可知,该空应填入一个消极的词语

  以体现黄梅戏和越剧“生存状态不理想”的含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乏善可陈”指说不出有什么优点,没有什么好

  称道的,含有消极色彩,符合语境。B 项“一落千丈”形容声誉、地位或

  经济状况急剧下降,强调前后的极大差距,文段并没有?到“黄梅戏和越

  剧的境况是否存在巨大的反差”,不符合语境,排除 B 项。C 项“败走麦

  城”比喻陷入绝境,形容事事能成功的人也有失败的时候,用于形容人,

  不能搭配“戏剧”,排除 C 项。D 项“销声匿迹”形容消失得无影无踪。

  前文中越剧和黄梅戏是“仍具活力的”并非“无影无踪”,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A 选项。

  334.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找到作者论述“保健品”的关键信息。文段先介绍了

  人们面对健康的需求推动了保健品产业的发展,然后作者通过转折关系“但保健品真的有用吗? ”?出设问,然后用“定义模糊”“缺乏监管”“据

  说”等内容表述保健品的安全和实际效果存在未知,那么作者对于“保健

  品真的有用吗?”的答案就是“不确定”,对保健品作者持消极感情倾向。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的“怀疑其功能”符合文中作者的态度。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认为有益健康”感情色彩过于积极,作者并没有完全肯定保健品的

  疗效。C 项:“该产业前途光明”属于无中生有,且感情色彩过于积极。D

  项:“反对”语义过重,文段仅是对保健品功效持怀疑立场,并没有确凿

  证据证明保健品一定没用。

  335. 【解析】

  第一步,分析 A 项。用词不当。“恭候”用于抬高别人,是自己对别人的

  说辞,即自己恭敬的等候,此处是让别人恭敬的等候,十分不礼貌。排除

  A 项。

  第二步,分析 B 项。前后主语不一致。该句是强调国外的汽车厂家比我们

  好,前后的主语都是“国外的汽车厂家”,应该将语序换为“国外的汽车

  厂家不但年产量比我们多,……”。排除 B 项。

  第三步,分析 C 项。符合语法,表意明确。没有语病。

  第四步,分析 D 项。语意重复。“马虎”和“粗心”是近义词,都有不细

  心、疏忽、草率的意思

  因此,选择 C 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