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事业单位 > 试题资料

辽宁事业单位每日一练2023年(9月8日)

辽宁华图 | 2023-09-08 08:31

收藏

  丹东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3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事业单位每日一练2023年(9月8日)。更多2023年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备考交流+资料↓↓↓

  丹东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事业单位每日一练2023年(9月8日)

  经济之单选题

  1. 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就必须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

  A. 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 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 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答案】C

  【解析】商品的生产者要想获得更多收益,就必须使得生产商品的个别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时间内生产出的商品 数量才会多,获得更多利益。故本题答案为C。

  2. 股票术语中,所谓“( )”,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市。

  A. 牛市

  B. 狮市

  C. 熊市

  D. 马市

  【答案】C

  【解析】空头市场亦称熊市,指价格长期呈下跌趋势的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走低,特征是大跌小涨。A项,牛 市为多头市场,指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的证券市场。价格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走高,特征是大涨小跌。故本题答案为C。

  3. 人们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爱好和技能的工作,而不断更换工作过程中造成的失业是( )

  A. 周期性失业

  B. 结构性失业

  C. 摩擦性失业

  D. 自然性失业

  【答案】C

  【解析】摩擦性失业就是人们在不断更换工作时造成的失业。是人们为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爱好和技能的工作而在换工作的过程 中发生的失业现象。A项,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整体经济的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即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它一般出现在经济周期 的萧条阶段。B项,结构性失业是指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 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D项,自然性失业是由磨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失业 率。是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失业率,是能够长期存在的最低失业率。故本题答案为C。

  4. 近年来,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正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新时尚。这种生活方式体现的 消费原则是( )

  A. 量入为出 适度消费

  B.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C.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D. 求实理智 科学发展

  【答案】B

  【解析】使用节能电器、出行首选公共交通工具等低碳生活方式,是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节约资源 为主旨,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B项正确;ACD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答案为B。

  5. 下列消费中,( )在家庭消费总支出中占比越小,说明该家庭的生活水平越高。

  A. 发展资料支出

  B. 享受性资料支出

  C. 生产资料支出

  D. 食品支出

  【答案】D

  【解析】题干中涉及到的经济指标为恩格尔系数,实质上就是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总消费支出的比例,该系数越高,家庭 生活水平就越低。D项正确。

  历史人文模块(单选题)

  1.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一城市发动了一场大屠杀,它以发生所在地命名,被称为( )。

  A.旅顺大屠杀 B.威海卫大屠杀

  C.奉天大屠杀 D.荣城大屠杀

  【答案】A

  【解析】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 难,后经考察生还者大概约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故本题选A。

  2.巴金长篇小说《寒夜》的创作背景是( )

  A. 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当权时期的广州

  B. 抗战胜利前后的重庆

  C.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

  D. 解放前夕的北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寒夜》。《寒夜》是现代文学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6年底,出版于1947年。《寒夜 》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为背景,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描写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 庭如何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破裂,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挣 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发出了痛苦的呼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3. “六亲不认”是形容一个人不顾亲情做事决绝,这里面的“六亲”是指( )

  A. 父、母、兄、弟、妻、子 B. 祖父、祖母、父、母、兄、弟

  C. 父、母、兄、弟、子、孙 D. 父、母、兄、弟、姐、妹

  【答案】A

  【解析】六亲指父母、兄弟、妻子。《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至 孝也。”唐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也。”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4.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解析】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 军的作用;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之后,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新民主 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做了准备。故本题选C。

  5. 下列对作家作品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名家常被人并称。例:“李杜”即李白与杜甫,“韩柳”即韩愈与柳 宗元,“苏辛”即苏轼与辛弃疾。

  B. “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五部短篇小说集的总称,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

  C. “三曹”指的是汉末曹操及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他们在诗歌创作上有很高的成就,“三苏” 指的是宋朝的苏洵与他的两个儿子苏轼与苏辙,他们在诗歌和散文上各有成就。

  D. “左联五烈士”是一九三一年在上海被国民党反动政府秘密杀害的五位革命作家,他们是柔石、殷夫、冯铿、 胡也频、李伟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相关知识。B项,“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包括冯梦龙的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和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以上这些就是丹东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3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事业单位每日一练2023年(9月8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图书推荐:

  2023版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6000题(4本套)

  相关信息推荐: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信息、招考条件、报名指导

  2023辽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试题资料、 备考技巧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