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重庆市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聘公告

辽宁华图 | 2023-09-13 08:02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重庆市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聘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重庆市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聘公告

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合集

  2024年国家公务员笔试警英班【行测+申论+公安专业科目】

  2024公务员领航礼包4.0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重庆市国家公务员什么时候出招聘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04. 每天,我望着________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象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同一个 ________着生命的母亲,________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全力以赴。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掩埋 养育 等待

  B. 掩盖 孕育 期待

  C. 掩盖 养育 期待

  D. 掩埋 孕育 等待

  305.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显然有一个“及时到达”的问题,监督必须属地化。地方权力支 配地方资源,影响民众切身利益,理应受到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制约。对于权力的滥用,当地民众和媒体有 着天然的敏感,在感知上也有时间与空间的便利,相应的监督制约离开他们是不可想象的。

  对上述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 地方权力的属地化监督即地方权力属地政府层层监管

  B. 对地方权力要实施属地化监督

  C. 地方权力的监督主体包括了媒体和属地民众

  D. “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不能“山高皇帝远”

  304. 【解析】

  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着将要出生的婴儿”可知,婴儿还

  在母亲腹中,该空应体现“怀胎”这一含义。B 项和 D 项“孕育”指怀胎

  生育,符合文意。A 项和 C 项“养育”指抚养和教育,养育是发生在孩子

  出生之后,不符合文意,排除 A 项和 C 项。

  第二步,再看第三空。B 项“期待”指期盼,等待,D 项“等待”指不采

  取行动,直到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两词均有等待的含义,但“期

  待”强调这种等待具有盼望之意,更能准确表达作者对种子成长的期盼之

  情,且与后面的“人要是能够期待”对应,而“等待”语义较轻,不如“期

  待”恰当,排除 D 项。答案锁定 B 选项。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掩盖”指从上面盖住,形容泥土盖住种子,符合

  文意。

  因此,选择 B 选项。

  305.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第一句和第二句,“属地化监督”是“受当地

  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因此 A 项“属地政府层层监管”属于偷换概念,

  不符合原文,A 项当选。B 项对应“对地方权力实施监督,显然有一个‘及时到达’的 问题,监督必须属地化”,符合原文,排除 B 项。C 项对应第

  二句“受当地纳税人和媒体的监督”,符合原文,排除 C 项。D 项“不能

  山高皇帝远”指不能离上层很远,制度等要管辖得到。对应文段“属地化”、

  “当地纳税”人”和“当地媒体”等,符合原文,排除 D 项。

  因此,选择 A 选项。

  361. 幸福有没有标准?我认为,现实生活离不开比较,但是幸福的比拼,本身就是比较________的事情 。幸福耐不住人家打扰,经不起科学研究,当幸福成为指数,成为概念,成为一批标准时,也就变得________了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混乱 一文不值

  B.私密 可有可无

  C.模糊 无足轻重

  D.荒诞 遥不可及

  362. 一个善于思考、用心思考、有强烈创新欲望的人,哪里都是他产生创新火花和灵感的风水宝地。从 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创作、创新还是创造,都永远属于那些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作为教学一线的课堂也是 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有许多知识和学术问题等待人们去研究,这里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课堂也可以成为创新的重要场所

  B.教师应在课堂上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C.善于思考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火花

  D.课堂教学既要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创新思维

  361.【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转折关联词“但是”可知,转折之后的句子强

  调比较幸福是一件极其不合理的事情。A 项“混乱”强调无秩序;B 项“私

  密”强调隐私;C 项“模糊”强调没有明显标准。三者均未体现“不合理 ”

  之意,排除 A 项、B 项和 C 项。D 项“荒诞”指不合道理,符合文意。答

  案锁定 D 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D 项“遥不可及”形容遥远,难以得到。对应文中

  “当幸福成为指数、概念、标准时,就很难得到了”。

  因此,选择 D 选项。362.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善于思考、用心思考、积极思考的人容易创

  新,之后指出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创新场所——课堂,它应该成为科技创新

  的源泉。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最后一句,主要讲作为教学一线

  的课堂也应该是创新场所。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表述与文段重点相符。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和 C 项:未体现出文段主题“课堂”。D 项:“传授知识”文段未?及。

  4. 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身正不怕影子斜

  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 水大漫不过船

  D. 有理不在声高

  5. 关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任务

  B. 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家庭自我保健

  C. 以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为发展目标

  D. 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

  6.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4.【答案】B

  【解析】“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意思是说绣花要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

  巧;要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铁匠必须“自身硬”,有打铁的实力,强调内因的重要性。B

  项“修行靠个人”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与题干相对应。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身正不怕影子斜”通常用来比喻只要为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体现的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C 项:“水大漫不过船”,体现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D 项:“有理不在声高”意指在争论中,关键看说得在不在理,而不在于嗓门大小,体现的

  是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5.【答案】A

  【解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

  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

  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B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并不包括家庭自我保健。

  C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

  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而非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

  D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以村卫生室为基础,而不是乡镇卫生院。

  6.【答案】D

  【解析】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

  严”的高度。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把从严治党原则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方针。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而非十

  八大。

  B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而非十八届三中全会。

  C 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首次提出的,而不是十八届四中全会。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