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天津国家公务员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天津国家公务员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图书推荐: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在哪里看2024年天津国家公务员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314. 这首________的山西民歌,将男女至爱、离别情绪与人生的苦情一并抒发,以凄婉的歌声,揭开了 移民史上________的一页,饱含着时代的沧桑。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脍炙人口 波澜壮阔
B. 脍炙人口 气势磅礴
C. 喜闻乐见 浩浩荡荡
D. 喜闻乐见 沧海桑田
315. 学术水平的?升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应“同频共振”,但与我国科研成果呈现“ 井喷”的态势不同,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多年来发展缓慢,散、乱、杂”局面难改。《科学通报》 《中国科学》等曾经响当当的名字,如今也难以充分吸引优秀科学家的注意力。
这段文字主要阐述的是:
A. 本土期刊的尴尬处境
B. 我国科学研究水平明显?升
C. 学术水平与学术期刊理应同进退
D. 本土优秀科学家不支持本土期刊的发展
316. 所谓类文本,指的是出版物中所有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尽管类文本也是阅读对象,但它们 ________地成为阅读的主体,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__,实在有________之嫌。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反客为主 困难 以一持万
B. 主客颠倒 妨碍 舍本逐末
C. 喧宾夺主 障碍 本末倒置
D. 太阿倒持 艰难 轻重倒置
314.【解析】
第一空,分析第一空。该空搭配“山西民歌”,民歌是被大众所传唱的。C
项和 D 项“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很受大众欢迎,而民歌可以“喜
欢听”,不能“乐意看”,所以“喜闻乐见”不能形容“民歌” 。排除 C 项
和 D 项。A 项和 B 项“脍炙人口”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诵。
填入此处可以表达民歌受到人们的喜爱,被人们传诵之意,符合文意。
第二空,分析第二空。该空形容的是“移民史”。B 项“气势磅礴”形容雄
壮有气势的样子,多形容景物,不符合文意,排除 B 项。A 项“波澜壮阔”
比喻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浩浩荡荡: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
流声势浩大。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315.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阐述学术水平的?升与学术期刊的发展本应同
步,随后转折引出重点,即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的问题,最后举例证明
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确实存在问题。文段是“分—总—分”结构,主旨
句是转折后的内容,主要论述我国本土科技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B 项:论述“科学研究水平”是为了对比“本土学术期刊”的问题,非重
点内容。C 项:围绕转折前论述,非重点。D 项:围绕例子论述,非重点,
且“不支持”表述不恰当,文中强调的是本土期刊没有引起优秀科学家的
注意。
316.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第一句“所谓类文本……”可知,“类文本 ”
是作者文字之外的部分,在阅读中应处于次要地位,“但”转折之后说明
“类文本”成了阅读的主要对象。所以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
项“反客为主”意思是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B 项“主客颠倒”比喻事物
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C 项“喧宾夺主”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
原有的或主要事物的位置。三者均符合文意。D 项“太阿倒持”比喻把大
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不符合文意,排除 D 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甚至造成了对于文本的阅读________”可知,
该空应填入名词。A 项“困难”指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障碍;C 项“ 障碍”指阻挡前进的东西。二者均为名词。B 项“妨碍”使
事情不能顺利进行,是动词,排除 B 项。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实在有________之嫌”是对前文意思的呼应与总结,
该空应体现“主次颠倒”之意。A 项“以一持万”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
制全局,不符合文意,排除 A 项。C 项“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
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 C 选项。
【拓展】
艰难:困难。舍本逐末:舍弃事物的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细枝
末节,形容轻重倒置。轻重倒置: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弄颠倒了。
(复合题)诚如朱永新所言,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 怀的离间。文理各执一端,虽谓 “术业有专攻”,却常常是文理学科画地 为牢、孤芳自赏。就像一幢大厦一样,知识体系也由诸多 支点构成,它们 各自独立却又暗通款曲,相互分担压力、刺激彼此的想象力,人为地将重 心置于一点,或许带 来投机式的胜利,却最终可能招致知识体系内在生机 的干涸。 文理分科贯穿高中教育阶段,莘莘学子们尚且懵 懂,就被体制之手宰制了 学业趣味和前途命运。事实上,文理分科很大程度上正成为教育功利的画 皮。学校无 非是希望通过把文科和理科剥离开来,然后又通过知识的倾倒、 几乎是蹂躏式的千锤百炼,使学生成为一架囫 囵吞枣的知识接收装置,最 终达到为升学率的小数点增砖添瓦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然喊得惊天动地,但 应试教育的底色积重难返。被功利 所劫持的中国教育,几乎本能地倾向于“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凡是对?高升学率有帮助的,无所不用其极;凡是没帮助的则弃之如敝屣。 这也就是为 什么文理分科虽屡遭诟病,却依然自岿然不动的原因。 不客气地讲,文理分科正成为一部绞杀人才的机器。而 那些在这种教育体 系下百炼成钢的“人才”,则面临着知识体系上的千疮百孔,他们所获得 的知识 是封闭和支离破碎的,片断化的认识掩藏不住整体把握的无力。只 要一跳出自身的专业领域,他们立即变得左 支右绌甚至一无所知。文科理 科以河为界,所锻造出的不过是一个个“知识阉人”。 一些附和文理 分科的人只一味跟着感觉走,没有经历抽象思维即思想升华 过程,发表的言论和文章只能陷于现象的表层就事 论事,________,也就 难以产生正确的论点和论理。 中国能否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我 们不得而知。但 我们知道,一种撕裂教育完整性的教育体制,只能使我们与自己盼望的目 标渐行渐远。如此而 言,文理分科该到抖落一身的历史尘埃的时候了。
370. 赞成文理分科的理由是“术业有专攻”。下面直接对此进行批驳的一项是:
A.文理分科画地为牢,孤芳自赏
B.就像一座大厦一样,知识体系也由诸多支点构成,它们各自独立却又暗通款曲,相互分担压力、刺激 彼此的想象力
C.人为将重心置于一点,或许带来投机式的胜利,却最终可能招致知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
D.诚如朱永新所言,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
370.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术业有专攻”出现在文章第一段第二句。分析“术
业有专攻”的上下文语境。根据“就像一幢大厦一样,知识体系也由诸多
支点构成,它们各自独立却又暗通款曲,相互分担压力、刺激彼此的想象
力,人为地将重心置于一点,或许带来投机式的胜利,却最终可能招致知
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从知识体系本身进行论述,指出了文科和理科
彼此相连并不独立,是对“术业有专攻”的直接批驳。
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是对“文理分科”的批驳,并非对“术业有专攻”的直接批驳。C
项和 D 项:是对“文理分科”弊端的阐释,并非对“术业有专攻”的直接
批驳。
38. 以下情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予受理的是:
A. 对行政拘留、暂扣或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的
B. 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C.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D. 行政机关对其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工作人员认为不合理,要求撤销的
39. 下列有关我国宪法修正案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修宪权专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 只有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才能提出修宪的议案
C. 到目前为止,我国对现行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正
D. 宪法修正案通过后由国家主席公布
38.【答案】D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
项提起的诉讼:……(三)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D 选项法
2223
院不予受理。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
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
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
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
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ABC 三项正确。
39.【答案】D
【解析】《宪法》并未明确规定宪法修正案的公布机关。但是,数次修宪过程中已经形成了
公布修正案的宪法惯例,即由全国人大主席团公布宪法修正案。2018 年 3 月 11 日,第十三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1 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大会主席
团当日发布公告,予以公布施行。因此,选择 D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