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泸州国考职位表_国考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泸州国考职位表_国考公告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泸州国考职位表_国考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23. 我国宪法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进行了几次修改,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允许发展私营经济,采取“引导、监督、管理”的方针
②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③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非公有制经济仅限于个体经济,不包括私营经济,且个体经济处于补充地位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①②③
24. 下列说法符合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是:
A. 中国公民未发表的作品不享有著作权
B. 外国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享有著作权
C. 美术作品出版后,该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归出版人享有
D.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期截止于最早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
2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关于民法总则和民法通则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民法总则施行后,民法通则暂不废止
B. 民法通则规定了我国民法的基本规则,而民法总则的内容更加广泛
C. 民法总则是编纂民法典的第一步,吸取和借鉴了民法通则的相关条款
D. 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民法总则将其改为三年
23.【答案】C
【解析】①1988 年,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十一条增加了“国
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的规定。②2004
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一条部分内容修改为“国家保护个
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
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③1999 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
过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一条部分内容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1982 年宪法第十一条第二款规
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
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因此,选择 C 选项。
24.【答案】B
【解析】《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三款规定:“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
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著作权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
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C 项:《著作权法》第十八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
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
D 项:《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
(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
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
12 月 31 日。”
25.【答案】B
17【解析】民法总则最大的突破,就是在编纂民法典的统一的思路之下,把分则各个部分单行
法共同适用的规则集中起来,用提取公因式的方法,规定民法的基本规则。这样就能够把各
编统一协调起来,将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法典的体系。B 项说法错误。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民法总则通过后暂不废止民法通则,两者规定不一致之处,适用民法总则的规定。
C 项:民法总则的编纂是民法典编纂工作中的一部分,是民法典编纂的第一步。之所以是编
纂而非制定,意思是民法总则借鉴了民法通则中的部分内容,吸收了以前合理的因素和制度。
D 项:民法总则将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三年,以适应社会生活中的
新情况。
4. 俗话说“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下列与该俗语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A. 身正不怕影子斜
B.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C. 水大漫不过船
D. 有理不在声高
5. 关于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主要承担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健康教育、计生指导等任务
B. 包括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家庭自我保健
C. 以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为发展目标
D. 以乡镇卫生院为基础
6. “四个全面”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下列与“四个全面”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党的十八大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D.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严”的高度
4.【答案】B
【解析】“绣花要得手绵巧,打铁还须自身硬”意思是说绣花要绣得好看,手必须要灵活灵
巧;要打出坚固耐用的铁器,铁匠必须“自身硬”,有打铁的实力,强调内因的重要性。B
项“修行靠个人”强调了内因的重要性,与题干相对应。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身正不怕影子斜”通常用来比喻只要为人做事走得正、行得端,就没有什么可怕的,
体现的是现象与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
C 项:“水大漫不过船”,体现的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
D 项:“有理不在声高”意指在争论中,关键看说得在不在理,而不在于嗓门大小,体现的
是真理的客观性原理。
5.【答案】A
【解析】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主要承担着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卫生监督、健康教育、计
划生育技术指导等任务,为农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提供保障。因此,选择 A 选项。
【拓展】
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指以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主体、村卫生室为基
础的卫生服务体系,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B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并不包括家庭自我保健。
C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农村医疗卫生发展目标,使农民“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
不出乡、大病基本不出县”,而非让农民“看病不出乡镇”。
D 项: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是以村卫生室为基础,而不是乡镇卫生院。
6.【答案】D
【解析】2014 年 12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将“从严治党”首次提升到“全面从
严”的高度。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要把从严治党原则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贯穿党的建设全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方针。因此,选择 D 选项。
【拓展】
A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而非十
八大。
B 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
而非十八届三中全会。
C 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首次提出的,而不是十八届四中全会。
(复合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生态文明建 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 建设、社会建设一起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重要任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需要 各地区各部门结合自身实际,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根据中央的精神和要 求,山东省聊城市 ________________。 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 生态市建设主要 涉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 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而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 经济社会发展的方 方面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近年来建设生 态市的实践使我们 越来越认识到,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 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必须进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实现从传统的征 服自然观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观念转变,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 破坏环境为代价的 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 展模式转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聊城市重点 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的工作: 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 在生态 工业方面,按照做大、做强、做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积极推动 科技创新,大力抓好节能减排,培植一批大 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生态 农业方面,推行蔬菜大棚轮作制,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在服务 业方面,以旅游度假和商贸物流为重点,着力抓好水中古城的保护 性开放、马颊河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等项目 和煤炭、化肥、有色金属、农 副产品等大型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的建设。 改善生态环境,下大力气抓好大气污 染、水污染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近年来,全市 160 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8.13% , 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 91.8%。 培育生态文化,倡导崇尚简朴节约,使用绿 色产品、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态 生活方式,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在城市建设中注 意突出 文化个性、?高文化品位,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人 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 促进社会和 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群众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认真解决就业、教育、收入 分配、医疗卫生、社会保 障、社会治安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08 年,全市财政用于民 生方面的 支出大幅增长,其中环境保护支出增长 230.8%,就业和社会保 障支出增长 35%,教育支出增长 19.9%,医疗卫 生支出增长 41.8%。
391. 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
②将建设生态文明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
③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④取得了一定成效
A. ②③①④
B. ③②①④
C. ①②③④
D. ②①③④
392. 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生态市建设”着眼于环境保护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等
B. “生态文明市建设”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
C. “生态市建设”目前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题
D.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在“生态市建设”基础上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393. 说明方法的使用会使文章生动真实,令人信服,本文采用的方法有:
A. 举例子 列数字 下定义 作比较
B. 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C. 分类别 下定义 作比较 列数字
D. 举例子 作比较 下定义 分类别
394. 根据上文,下面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建设生态文明市是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B. 培育生态文化,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可以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供长期动力支持
C. 技术创新是改善生态工业的重要手段,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经济,高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
D.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生态文明市建设,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91.【解析】
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选项给出的首句是①②③,三个首句
具有一定的逻辑关联,由事物发展逻辑顺序可知,②确立指导思想——①
实践——③效果。因此确定首句为②句,排除 B 项和 C 项。
第二步,分析是②①还是②③衔接。②句?出“建设生态文明市”,①句
表述“努力建设生态文明市”,两个句子话题一致,且①句是对②句的落实,故②①衔接, 排除 A 项。答案锁定 D 选项。
第三步,验证 D 项。逻辑连贯,语意顺畅。
因此,选择 D 选项。
392. 【解析】
第一步,定位原文,对“生态文明市”和“生态市建设”的表述主要出现
在第二段。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对比选项。A 项对应第二段“生态市建设主要涉及处理好经济发
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重点是控制污染、节约能源、改善环境”,符
合原文。B 项对应第二段“生态文明市建设则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
面,需要落实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符合原文。C 项对
应第二段“仅仅通过生态市建设还不能完全解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问
题”,符合原文。D 项对应第二段首句“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
都与过去?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
因此,选择 D 选项。
393.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第一段以“山东省聊城市”为例进行说明,采用“举
例子”的说明方法;第二段“建设生态文明市,在理念和内涵上都与过去
?出的建设生态市有所不同”采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第三段“在
生态工业方面……在生态农业方面……在服务业方面”,采用了 “分类别”
的说明方法;第四段“全市 160 多万亩流荒地得到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
28.1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7.2%,城区空气质量良好率达到91.8%”,
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第二步,对比选项。B 项包括上述所有说明方法。
因此,选择 B 选项。
【拓展】
A 项:缺了主要方法“分类别”。C 项:缺了“举例子”。D 项:缺了“列
数字”。
394.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 项对应第二段“实现从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
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转
变,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市的要求”,符合原文。B 项,第二段指出“必须进
一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向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模式
转变”,接下来都是针对这个要求所做的重点工作,其中?到“培育生态
文化……促进人的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高”,由此可推知,B 项符合原
文。C 项,第三段主要讲“发展生态经济,立足本地优势,大力发展生态
工业、生态农业和服务业”,其中?到“在生态工业方面……积极推动科
技创新”,由此可知,C 项前半段符合文意,但“数字显示,全面发展生态
经济,?高民生服务水平,还任重道远”在原文中未涉及,属无中生有,
与原文不符。D 项对应“促进社会和谐,坚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
善人民生活……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符合原文。
因此,选择 C 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