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锦州国考公务员职位表。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锦州国考公务员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0月14日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考生可于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4)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5、26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图书推荐: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锦州国考公务员职位表,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现期比重做题技巧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考生需要在这部分拿到相对较高的分数才能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而比重又是资料分析中最常考且占比较大的一部分,所以掌握比重类题型的做题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
公式都比较简单,但是考生需要注意的是要搞清楚部分和整体,因为资料分析中很多名词都比较长,尤其是文字性材料中,部分和整体很容易找错。所以考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来区分两者:根据比重的基本定义我们可以通过找“占”字来确定部分和整体,“占”字前为部分,“占”字后为整体,同时,也可以根据“占 ”字来确定题型,看到“占”字那大概率是考察比重相关。比如下面的这道例题:
【2019年联考《行测》题(安徽卷)】2017年全国举办马拉松赛事达1102场,其中,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A类赛事223场,B类赛事33场。2017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达到了498万人次,2016年、2015年马拉松赛事的参与人次分别为280万人次、150万人次。
2017年中国田径协会举办的A类与B类赛事占全国马拉松赛事的比例约为:
A.20% B.23%
C.25% D.28%
【答案】B
【解析】第一步:题干时间与材料一致且有“占”字,选项为百分数形式,故确定考察现期比重。
不过很多题目不会直接求现期比重,而是要求部分量或者整体量。这个时候就需要考生从材料中找到比重的相关信息然后进行求解。如以下例题:
【2017年上半年事业单位统考】2016年一季度,我国出口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及其零件、箱包及类似容器、鞋类、塑料制品、玩具等7大类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以下简称“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共计6225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同期全国外贸出口总值降幅为4.2%),占同期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的20.7%。
2016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约为多少万亿元?
A. 2.3 B. 2.6
C. 3.0 D. 3.5
【答案】C
【解析】第一步:题干时间与材料时间一致。所求“外贸出口总值”在材料中最后一句中。有“占”字且后面有百分数,故确定考察现期比重。
第二步:“占”字前后分别为“七大类传统劳动密集产品出口额”、“外贸出口总值”,确定部分与整体,所求量为整体量。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形象化表达
逻辑填空题通常是大部分同学的难点和痛点。千变万化的实词含义,傻傻分不清的成语辨析,各类高频词需要大家积累背诵……小伙伴们忍不住求救:“给我一条活路吧!”
那关于逻辑填空是不是真的没有出路了呢?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捋捋逻辑填空题中的形象化表达。
【例】 辞书的“互联网基因”,似乎是________的。对于网络阅读,人们常常有“碎片化”的忧虑,而辞书恰是由众多“碎片化”的条目组成的,并且也是供人们“碎片化”检索使用的。因为有了数字化和互联网,辞书检索变得空前________:只要把那个字、那个词放入搜索框,轻点一下鼠标,古音、今音,古义、今义,例句乃至翻译,都可以同时呈现在眼前。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得天独厚 高效 B. 与生俱来 简便
C. 有目共睹 直观 D. 不容置疑 流畅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一空。“基因”一般是人所具备的,但文中用来形容“互联网”,由此可知第一空是形象化表达,所填成语要与人有关。A项“得天独厚”意为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C项“有目共睹”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D项“不容置疑”指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
无可怀疑。三项均未体现出“人所具备的”意思,排除A项、C项和D项。B项“与生俱来”指从人一生下来就有,体现出辞书本身就具有的特质,符合文意。第二空通过“冒号”后面的解释说明交代了辞书检索的轻松容易,故“简便”亦符合文意。因此,选择B选项。
【例】水雷虽老,却依然是军舰的“________”。一方面,水雷威力巨大,即便是一些老式水雷也会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相当成胁;另一方面,水雷研发难度低,制造成本也不高,因此平时可以大批量地制造、储备,战时可以大面积布设。所以,直到现在水雷依然是各国海军武器库的_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噩梦 必备 B.天敌 王牌
C.仇家 底牌 D.克星 主力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横线后“水雷威力巨大,即便是一些老式水雷也会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相当成胁”可知,文中要表达的意思是水雷虽然诞生已久,但仍具备很多优点,可以对现代海军舰船构成一定的成胁。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水雷威力巨大;水雷研发难度低,制造成本也不高,可大面积布设”可知,水雷便宜又好用,具备一定优势,但因是“老”旧力量,相对于现代高科技如导弹、电子干扰技术等来说,水雷只能是军中常备。A 项“必备”指必须具备,符合文意。B项“王牌”C项“底牌”和D 项“主力”均指主要的、核心的力量,不符合文意,排除 B项、C项和D 项。
验证A项“噩梦”一般是人会做梦,此处说水雷是军舰的噩梦,即是形象化
表述。因此,选择 A 选项。
通过以上两道题我们发现,逻辑填空的做题思路不止“语感”,还包括感情倾向、词义轻重/侧重、关联词语等。同时“形象化表达”在逻辑填空题中出现是一种重要提示,大家在做题时可以拓宽思路,活学活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识判断备考技巧:外来食物的传入
一、背景
随着《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让人们对古装剧的期望除了剧情和叙事外,也对服化道的考据热情高涨。食物是最常出现电视剧中的道具,除了中国的本土作物,有不少都属于外来物,下面就盘点一下常见的外来食物,一般带“胡”、“番”“洋”多为外来物。
二、外来食物
(一)汉代丝路
葡萄:先秦时期,葡萄种植和葡萄酒酿造已开始在西域传播,自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引进大宛葡萄品种。《凉州词二首·其一》王翰中有关于葡萄的诗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此外还有核桃(古称胡桃)、石榴、黄瓜(古称胡瓜)、蚕豆(古称胡豆)、胡椒(唐代普遍种植)、芝麻(古称胡麻)、胡萝卜逐渐传入中原。
(二)魏晋南北朝
茄子:茄子起源于亚洲东南热带地区,古印度为最早驯化地。西晋嵇含撰写的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中说,华南一带有茄树,这是中国有关茄子的最早记载。
扁豆:原产印度,可能是由佛教僧人,带入中国。关于扁豆,最早的记载见于南北朝梁人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写为“藊豆”。
(三)隋唐五代
无花果:分布于地中海沿岸,从土耳其至阿富汗;中国唐代即从波斯传入,南北方均有栽培,新疆南部尤多。
菠菜:源头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亚洲西部的波斯(今伊朗),并经北非,由摩尔人传
到西欧西班牙等国。《唐会要》上明确记载:菠菜种子是唐太宗时从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中国的。
西瓜:其原种可能来自非洲,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后传入中国。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此外,在这一时期,香菜、开心果、芒果也传入中原。
(四)宋元
绿豆: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别名青小豆,在中国已有两千余年的栽培史。原产地在印度、缅甸地区。《开宝本草》(宋):“主丹毒烦热,风疹,热气奔豚,生研绞汁服。亦煮食,消肿下气,压热解毒。”
(五)明清
明朝晚期,随着大航路的开辟,原产于美洲的作物开始广泛传入中国,这些作物至今仍是我们餐桌上的常见物种。
辣椒(原产美洲):明代时期辣椒传入中国,明《草花谱》记载了“番椒”。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
土豆(又名马铃薯,原产美洲):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目前,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红薯(又名甘薯、地瓜,原产美洲,由东南亚传入):番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番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分3条路线进入中国―云南、广东、福建。
此外,还有玉米(原产美洲)、向日葵(原产美洲,明中期传入)、花生(原产美洲,明朝传入)、洋葱(原产西亚,清末传入)、西红柿(又名番茄,清代传入,民国时普遍种植)、南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