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锦州市国考新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锦州市国考新公告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0月14日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考生可于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登录“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http://bm.scs.gov.cn/kl2024)进行网上报名,公共科目笔试将于11月25、26日在全国各直辖市、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和部分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图书推荐: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锦州市国考新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比重”与“平均数”之间的异同点
比重、平均数一直以来都是行测考试中的重点,他们两者有点像是孪生兄弟,既有很多相同的方可以相互借鉴,也有着不一样的出题考查方向。若要清晰地了解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我们得一起了解它们的前世今生。
以上是比重与平均数的相同点,两者公式的形式一样的,所以只要记住比重相关的,就等于是记住了平均数相关的知识点。所以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备考压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虽然,比重与平均数在形式上有很多的相通性,但我们也必须了解到它们存在一个明显的不同。
“比重”计算的结果是一个不带单位的百分数,在考试中一般就是考查:现期比重、基期比重、两期比重的差(两期比重的比较),就是以上表格的三种形式。
“平均数”计算的结果是一个带有实际单位的数值,比如:500千克/亩、3000元/平方米等。所以在考查平均数时,除了会考查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两期平均数的差之外,还会考查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
两期平均数的增长率:设问的方式一般为“平均……同比增长了……”、“平均……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选项为百分数。这类题型在国考中属于高频考点,很多学生碰到这类题型会选择直接放弃,因为貌似要先计算出现期平均数、基期平均数,然后再去计算增长率会非常困难,计算量超级大。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这类题型有现成的公式,直接套用可很快得出答案。推导如下(a、b均为A、B对应的增长率):
【例题】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46.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8%,比1—4月增幅收窄0.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平均人数1.3万人,比上年同期下降2.4%。
2015年1—5月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完成收入约比上年同期增长:
A.2.5%
B.8.4%
C.10.8%
D.13.4%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第一段,B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产业完成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下降2.4%。
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区别
一、举例说明
已知:2018年,A省生产某产品3000个,单价为100元,那么产值为30万元。2019年,A省生产此产品4000个,单价为90元,产值为36万元。
二、注意事项
我们会发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价格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名义增速反应的是真实情况,而实际增速只反应产量的变化,更多的是研究使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考查此类知识点的真题。
【例】2019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79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以下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名义增长)。其中,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726亿元,同比增长8.7%。
按照2018年一季度价格计算2019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亿元?
A.85065
B.96526
C.99283
D.114000
资料分析备考技巧:综合分析做题技巧
综合分析一般是每篇资料分析的最后一道,一般的问法是以下正确的选项或者错误的选项是,需要注意选择的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由于综合分析的四个选项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如果每个选项依次计算的话,需要时间较长,在考试中相对不利,因此我们需要了解综合分析当中有哪些做题技巧。
一.关键词
在综合分析当中,有些选项中出现的一些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为常混淆的知识点,因此出题老师会以此设坑,所以常常为错误选项,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关键词来暂时排除一些选项,可以有效节省时间。
关键词:成数,翻番,不足,顺逆差,均,逐年
二.做题顺序
1.简单优先
资料分析的选项当中有的选项计算十分复杂,需要消耗较长时间,还可能不是正确选项,因此,我们在做题的时候就可以优先计算简单的选项,跳过复杂选项来节省时间。
常见的简单题型,简单计算,简单比较,口诀类优先,求现期量,现期比重,现期平均数,现期倍数等,求时间点的优先于时间段的选项。
2.不会蒙B或者C是我们的习惯,这是因为考试中这两个选项经常为正确选项,而在综合分析当中,历年的省考数据来看,C或者D为正确选项的概率较大,因此,大家做题的时候倒序来做,可能会优先选出正确选项。
【例】2018年1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1215万吨,同比增长5.4%,增速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钢材产量24693万吨,增长4.7%,提高2.6个百分点;铁合金产量815万吨,增长9.4%,提高6.6个百分点;焦炭产量10285万吨,下降3.2%,去年同期为增长4.7%。
2018年1季度,钢材出口1515万吨,同比下降26.4%;进口345万吨,下降0.8%;铁矿砂进口27051万吨,下降0.1%;焦炭出口227万吨,增长13.4%。
2018年3月份,6.5mm高线、1.0mm冷轧板卷平均价格分别为3963元/吨和4741元/吨,比上月下跌121元/吨和66元/吨;20mm中板平均价格为4233元/吨,比上月上涨70元/吨。
2018年1季度,全国十种有色金属产量1339万吨,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其中,铜产量221万吨,增长8.7%,提高1.4个百分点;电解铝产量812万吨,增长0.3%,回落10.6个百分点;铅产量127万吨,增长11.1%,提高1.2个百分点;锌产量142万吨,增长1.7%,回落1.3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1589万吨,下降6.1%,去年同期为增长19.9%。
2018年3月份,上海期货交易所当月期货铜、电解铝、铅、锌平均价格分别为52038元/吨、14103元/吨、18906元/吨和25797元/吨,比上月下跌1.9%、2.3%、2.4%和2.1%,同比上涨8.5%、1%、0.2%和11.4%。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 2018年1季度,钢材产量超过了粗钢、焦炭产量之和
B. 2017年1季度,钢材进出口总量突破了2000万吨
C. 2018年3月,钢材中6.5mm高线价格同比降低约3%
D. 2018年1季度,铜、铅、锌产量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比重均高于上年水平
【解析】题干询问正确的一项,我们从D开始看,D选项出现“均”我们判断大概率是错误,再看C,C选项,材料中仅知道6.5mm高线均价与上月的关系,并不知道同比情况,无法判断,错误,B选项求基期,计算复杂先存疑,A选项,和差类比较,定位第一段文字材料,2018年1季度,全国粗钢产量21215万吨,钢材产量24693万吨,焦炭产量10285万吨。24693<21215+10285,错误,剩下B,D,口诀类优先,D选项根据两期比重比较口诀比较,部分增速>整体增速,比重上升,反之下降。整体增速为2.4%,部分增速分别为8.7%、11.1%、1.7%,1.7%<2.4%,其占比下降,故并非均高于上年水平,错误。因此直接选择B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