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盘锦市国考新公告。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盘锦市国考新公告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3年10月14日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开始报名,11月25、26日笔试。为了考生能够及时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详细,辽宁华图教育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考生通道——2024国家公务员历年分数线|历年试题|备考咨询
教材资料——2024国家公务员图书教材|时政热点|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课程|网校课程|领航礼包4.0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图书推荐: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盘锦市国考新公告,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图形备考——对称常见考点
在行测考试中,对称图形是图形推理经常考到的图形,而且它的考点变化大,出题形式多样化,给考试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就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关于对称图形的结构考查方式。
一、对称图形的分类
在图形推理的题目中,常见的对称图形主要分为三种类型: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和轴+中心对称图形。
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如字母图形“B”,或等腰三角形等。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可以为1条或者多条;对称轴的方向可分为横轴、纵轴、斜轴等。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旋转后的图形能和原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如字母图形“z”,或者平行四边形等。
轴+中心对称图形:如果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中心对称图形。如字母图形“H”,或者正多边形(如四角星、六边形)等。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图形既轴对称又中心对称一定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对称轴。
除此之外,各位考生还要注意旋转对称图形。旋转对称图形是指图形围绕着某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360°)后与原图成对称关系的图形。比如五角星就是旋转72°之后可以与原图重合。常见的旋转图形有正多边形,圆,平行四边形等。一般而言,所有的中心对称图形都是旋转对称图形,但是旋转对称图形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二、对称图形常见考点
1、对称的类型
当图形形状不一,数量上没有规律或者有明显的对称图形时,可以考虑对称的规律。最常见的就属对称类型的考查了。在这里主要考查的是判别图形是非对称图形还是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还是轴+中心对称图形的能力。
【例1】(2020联考)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④⑥,②③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②⑥,③④⑤
D.①②④,③⑤⑥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此题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对称性属性。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观察发现,图形①②④是轴对称图形,图形③⑤⑥是中心对称图形,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D选项。
2、对称轴的方向
当出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条时,图形的对称轴在方向上往往会呈现出统一或者动态旋转变化一定角度的规律。
【例2】(2017-国家)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答案】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属性类或数量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三个图形均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方向分别为:横轴、斜轴()、竖轴,即对称轴依次顺时针旋转45°;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图的对称轴方向为斜轴()、竖轴,问号处应为斜轴(/),只有C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3、对称轴的数量
当出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而且图形的对称轴不只一条时,多考查对称轴的数量。图形的对称轴在数量上可能会呈现出常数、等差、运算或者是对称轴的数量与图形中的面、线、角、点的数量之间的关系等规律。
【例3】(2019-山东)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第一行中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分别是1、1、2;第二行中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分别是1、2、3;前两个图形的对称轴条数之和等于第三个图形的对称轴条数。第三行应用规律,前两个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分别为2、3,2+3=5,所以问号处的图形应有5条对称轴,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4、对称轴与图形的关系
当出现的轴对称图形在对称轴的数量和方向上找不到规律时,可以观察对称轴与图形中的线是否存在垂直或重合等关系。
【例4】(2020-国家)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④,②⑤⑥
B.①②⑥,③④⑤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④⑥,②③⑤
【答案】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依据规律进行分组。
图形均有对称性,其中图形①④⑤的对称轴均与原图的线条垂直,图形②③⑥的对称轴均经过原图形的交点,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C选项。
5、图形与图形之间对称轴的关系
当图形是由若干个对称图形组成的,可以观察各个部分的对称轴之间的关系。
【例5】(2018-国家)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答案】D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幅图形均由两个对称图形组成,考虑对称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第一段,每幅图中两个图形对称轴的夹角分别为0°、45°、90°;第二段应用此规律,前两幅图形中两个图形对称轴夹角分别为0°、45°,所以问号处应为90°,如下图所示,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6、以特殊载体来考查
对称图形通常也会以特殊的载体出现。出题人会利用黑白圆、数字、字母等为载体来考查对称性。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图形的组成部分及特点来看考查的是什么内容。
①当黑白圆所组成图形中黑色或者白色的部分、有一种情况会考查整体的对称性,而相对特殊的是考查局部的对称性。比如下图考查的就是白色圈圈整体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例6】(2021-浙江) 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C
【解析】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不同,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白色区域较为规整,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图形①②⑥中白球组成的区域为轴对称图形,图形③④⑤中白球组成的区域为中心对称图形,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C选项。
②另外一种情况,是当类似在一个大白面进行分割,面的特征比较明显。如果数面的个数不构成数量规律的话,我们可以重点看一下最大的白面或最小的白面都具备了什么特征?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最大的白面会考查是否是轴对称或者是中心对称图形。如图所示主要考查图形中面积最大的部分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例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在这个题中我们不难会发现,面很明显,但是答案不唯一。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到每一个图形都有一个很大的白面。而这个白面刚好全部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写作
相信有很多小伙伴,在面对言语的时候都有这样的疑惑。知识点!做题技巧!我都会,但是我就是做不出来。这就像我们生活中懂得许多道理,你明明知道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去赶紧做,但是你却迟迟不做。道理懂得虽多,不做那么道理就是垃圾。
我们先来了解下行测中言语理解与表达考的是什么?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不难发现核心是:语言、文字。运用是:理解、把握。这就是言语,短短八个字道尽了言语的精髓。我常常说言语他不只是我们课堂上的一个科目,他更是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种体现。有人出口成章,有人逻辑不通说不清话。这两种人是教室经常出现的,而他们的表现也截然不同。第一种人才接触言语就能做对90%的题目,第二种人只能做对30%甚至更低。问题出现在哪里呢?问题在于语言文字方面。记住哟这可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问题!语言和文字。
今天就和大家说说文字方面的问题。众所周知,成“公”第一步先笔试。既然是笔试,那么题目肯定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咯。我们教给大家的技巧和方法一切都是建立在文字的把握程度上而使用的,这也是确保高分的基准。但是,很多同学对于短短200字的题目都不能做到理解,更别说把握了。在这里呢,教大家一个小技巧,帮助你去理解甚至能够直接把握文段的方式,这个方式不仅仅做题,还是生活的运用。那就是写作!
写作有四个价值:
价值一:人生活着的意义之一。学好了写作,其实也是记录生活的没好,你会忘记,文字不会忘记。当你重读亦是重温。
价值二:表达自己的想法。当你的想法能够很清晰的表达出来的时候,自然而然也能够很好地去理解别人的想法。想法的逻辑必定是一致的,无非用词的不同而已。
价值三:训练自己深入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落笔的过程,能把以前混杂的内容分清楚,思路也不容易跑偏了。从而,让我能把很多肤浅的认识,深入化,看到、想到更多的信息。你就可以在写作的过程中间老师所教的融入你的思维之中。
价值四:学习知识的有效方式。你的所有一切其实你本身就已经具备,我们养育不过是将你平常你想不出来,说不出来,写不出来的东西具体化的呈现。
善于利用写作整合自己的所学,也让自己本身的能力融入到做题。养育不是一个学科,更不是只是一场考试。他是你的生活,是你的沟通,是你的写作体现。每天写个200字的小文段,你会发现,你表达的东西,其实就是你正在学的东西。
判断推理备考技巧:加强论证 非因果论证
在公考的判断推理模块中,逻辑判断让很多考生最为头疼,而逻辑判断中最头疼的是论证类题型,成为大家“成公之路”的绊脚石。近年来,命题人加强了对论证有关知识点的考察,21年国考试卷(副省级)的10道逻辑判断题目中,论证类有7道,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论证类知识点可分为加强论证和削弱论证两类,加强论证中根据论点以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又可分为因果类和非因果类,这种人为分类是为了帮助考生“对症下药”,快速而准确的选择正确选项。接下来就加强论证的有关知识点进行简单梳理,帮助大家学习论证类题目。
一.做题前要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论证的五要素,分别为论题(类似于辩论赛中的话题,抛出的问题)、论点(类似于辩论赛中正反方所持的观点)、论据(使有关论点成立或不成立的证据)、论证方式(由论据推导论点的思维过程)、前提(使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论证的过程中要注意遵守三个原则:1.论题一致2.论据真实有效3.未来论据不能解释现在论点。
二.解题思路:拿到题目首先读设问,当出现“最有力地支持/加强以上观点的一项是…”“下列不能支持/加强以上观点的一项是…”、“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这一类提问方式时可判定其为加强论证题目;其次通读题干找论点,论点怎么找?①结合设问方式:判定题型读题干时注意是否出现“专家/学者”等对象,若出现,注意题干中这类人的观点。②找关键词:注意题干中表示“观点”“建议”“结论”的词,如“研究显示、因此、建议、认为”等;③首位句原则:论点常常会出现在题干的开头和结尾处,应引起注意;当判定为非因果类题型后有以下几种加强方法。
三.加强方式(可结合论证五要素帮助理解):①增强论点(通过解释、重申论点进行加强)②增强论据:分为两种,一种是补充一个正面论据,另一种是解释原有的论据,二者均可起到加强作用③从论证方式入手:搭桥(将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和补充前提(这是论点得以成立的必要条件/基础)。
典例分析
例1.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820万,再创历史新高。眼下为了“抢”人才,不少城市纷纷出台引才新政。媒体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回答“你希望就业的城市”这一问题时,六成受访者选择二线城市,三成受访者选择一线城市,仅一成选择三四线城市。这主要基于生活成本、就业机会与发展空间的综合考量。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换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一线城市居之不易,于是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下列各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A.一线城市经济活力强,具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B.综合考虑生活成本与发展机会,二线城市更受毕业生青睐
C.就目前情况来看,三四线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机会有限
D.高房价令毕业生对一线城市望而生畏
【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
论据:80.53%的受访者认为房价等生活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一线城市居之不易。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一线城市经济活力强,具有发展空间,与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加强论点。明确指出综合考虑生活成本与发展机会后,二线城市更具优势,更受毕业生青睐,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三四线城市经济活力不足,发展机会有限,说明不选三四线城市,但与大学生就业首选二线城市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高房价令毕业生对一线城市望而生畏只说明了为什么不选一线城市,但未说明为什么首选二线城市,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例2.近年来,一些鸟类学家发现某市农村地区的麻雀数量越来越少,而城区的麻雀数量却逐年递增,它们将巢筑在居民房屋的墙洞或室外的许多建筑墙体孔穴中。因此,有鸟类学家认为,该市的城区正变得越来越适宜麻雀的生存。
下列选项中,最不能支持上述论断的是:
A.该市开展了许多保护鸟类的公益活动,增强了人们保护鸟类的意识
B.近年来,该市城区增加了绿化面积,极大改善了城区生态服务功能
C.该市农村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的农药显著影响了麻雀的存活率
D.除了昆虫等天然食物外,城区的生活垃圾为麻雀提供了更多的食物来源
【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不能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选非题。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该市的城区正变得越来越适宜麻雀的生存。
论据:城区的麻雀数量在逐年递增,它们将巢筑在居民房屋的墙洞或室外的许多建筑墙体孔穴中。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该市居民保护鸟类的意识在增强,所以更适合麻雀的生存,具有加强作用。
B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该市生态环境改善了,所以更适合麻雀的生存,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农村不适合麻雀生存,并未提及市区是否适合麻雀生存,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增加论据。该项指出市区可以为麻雀提供更多的食物,所以更适合麻雀的生存,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C选项。
例3.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38亿年前,大部 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形成于 38 亿年前,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通过这些蛇纹石,人们可以断定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可以得出上述结论?
A.这些蛇纹石化石的年代和特征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而后者曾是一片海底大陆
B.蛇纹石是两个大陆板块在运动中相互碰撞时挤压海底大陆而形成的一种岩石
C.蛇纹石中碳的形状呈现出生物组织特有的管状和洋葱型结构,类似于早期的海洋微生物
D.由于大陆板块的运动才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大陆,在板块运动发生之前,地球上绝大部分地区是一片汪 洋大海
【答案】B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格陵兰岛在远古时可能是一块海底大陆。
论据:有大量远古的岩石化石埋藏在格陵兰岛地下,它们的排列就像是一个整齐的堤坝,也被称为蛇纹石。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新论据。举例说明格陵兰岛的蛇纹石与伊苏亚地区发现的一致,属于类比加强,但并不能作为得出题干结论的前提,排除;
B项,建立联系。在“蛇纹石”与“海底大陆”之间建立了联系,是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属于前提,符合;
C项,无关选项。蛇纹石中碳形状呈现出的生物结构,与海洋微生物类似,并不代表一定存在过海洋微生物,也就不能推测这里一定是海底大陆,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没有涉及“蛇纹石”和“格陵兰岛”的描述,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 B 选项。
在备考前期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习题加深印象,打好基础;熟练以后通过大量做题,找“题感”,同时提升做题速度和准确性,拿分才是王道,不必对做题方法死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