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2024年丹东市国考报名岗位

华图教育 | 2023-10-16 10:33

收藏

  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丹东市国考报名岗位。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国家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丹东市国考报名岗位

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点击图片: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10月14日发布,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

  jian 2024国家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jian2024国家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jian2024国家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7年10月至2005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4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2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3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4年丹东市国考报名岗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导

  2024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单选题)春节期间,省图书馆邀请多位书法老师免费为读者书写春联。现场书写的春联中有188幅不是A老师书写的,有219幅不是B 老师书写的,A、B两位老师今年一共书写了311幅春联。 问B老师今年一共书写了多少幅春联?

  A.208

  B.171

  C.140

  D.126

  正确答案:C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方程法求解。

  第二步,由题干“现场书写的春联中有188幅不是A老师书写的,有219幅不是B老师书写的”,可知A老师比B老师多书写了219- 188=31(幅)。设B老师书写了x幅春联,则A老师书写了x+31幅春联,由题意有x+(x+31)=311,解得x=140。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用代入排除法求解。

  第二步,根据就简代入原则,优先代入C选项140验证。则今年总共书写了140+219=359(幅)春联,A老师书写了359-188=171(幅)春 联,A,B两位老师今年一共书写了140+171=311(幅)春联,完全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一只密码箱的密码是一个三位数,满足3个数字之和为19,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大2。若将百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 调,得到一个新密码,且新密码数比原密码的数大99,则原密码数是:

  A.397

  B.586

  C.675

  D.964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多位数问题,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十位上的数字比个位上的数字大2,发现四个选项都满足,根据百位上的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新密码比原密码大99 可得,只有B选项586对调后得到685,且685-586=99满足题意。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20102010×2009-2010×2009×10001=( )

  A.2010

  B.2009

  C.1001

  D.0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计算问题。

  第二步,根据20102010=2010×10001,原式=2010×10001×2009-2010×2009×10001=0。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某网店的甲商品定价为300元,乙商品定价为500元。小张以七折购买了甲商品,购买乙商品时参加了每满199元减50元的 活动。小赵购买甲商品时在9折基础上又参加了每满100元减10元活动,则小赵通过以下哪种促销活动购买乙商品,其购买甲、乙两件商品 总花销与小张一样?

  A.减50元后打八折

  B.直接打七折

  C.打九折后减120元

  D.直接减120元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利润问题。

  第二步,小张买甲商品花了300×0.7=210(元),买乙商品花了500-100=400(元),那么小张一共花了210+400=610(元)。小赵购买甲 商品花了300×0.9-20=250(元),小赵要想与小张花费相同,小赵购买乙商品需花费610-250=360(元)。

  第三步,代入选项验证。代入A选项,小赵购买乙商品需花费(500-50)×0.8=360(元),满足题意,故A选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按照科学的本义,科学是理性;哲学是高度理性化的,它当然也是科学。所以,在哲学的历史上,它长期扮演了包罗万象 的“科学的科学”这样的角色,直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才正确处理好科学同哲学的关系。但在古老的大学里,哲学博士才是真正的科 学博士。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科学一直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B.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与哲学完全割裂了关系

  C.哲学和科学都是理性的

  D.科学是哲学,哲学是科学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哲学是高度理性化的,它当然也是科学,即哲学是一种科学,因此科学并非为哲学的分支,排除;

  B项: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才正确处理好科学同哲学的关系,并非完全割裂了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无中生有且表述过于绝对,排 除;

  C项:科学是理性的,而哲学是一种科学,因此哲学也是理性的,可以推出;

  D项:哲学是高度理性化的,它当然也是科学,即哲学是一种科学,但无法得知科学是一种哲学,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有一架自动扶梯共25级,每秒移动2阶。A从扶梯的起点处站立乘坐,两秒后B从起点处以每秒1阶的速度向上走动。又过三 秒后C来到扶梯起点处且以每秒4阶的速度向上跑。那么以下事件中最先发生的是。

  A.A到达扶梯终点

  B.B追上A

  C.C追上A

  D.C追上B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中的相遇追及类。

  第二步,A选项,由题意可知,A的速度为每秒2阶,A到达扶梯终点的时间为25÷2=12.5秒;B选项,是一个追及问题,设B追上A的时 间为t,可列方程:4=3t-2t。解得t=4,故B追上A共用2+4=6秒;C选项,是一个追及问题,设C追上A的时间为t,由题意可列方程:10=6t-2t ,解得t=2.5,故追上A的时间为2+3+2.5=7.5秒;D选项,设C追上B的时间t,9=6t-3t,t=3,故C追上B的时间为2+3+3=8秒。

  因此,选择B选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