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试题资料

首页 > 辽宁公安招警 > 试题资料

辽宁招警考试练习题2024年(5月21日)

辽宁华图 | 2024-05-21 08:31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安招警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招警考试备考文章:辽宁招警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5月21日)。更多2024年辽宁公安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招警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zhaojing/)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招警考试专属客服:点击招警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安招警考试备考文章:辽宁招警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5月21日)

  >>>>>>扫码随时咨询警察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单选题)考古学家通过对消失已久的鹦鹉嘴龙进行体色重建,发现其腹部颜色为浅色而背部颜色较深,这是一种保护色,作用是通过在身体上形成阴影,让动物自身在其他动物眼中失去立体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反荫蔽体色,这在现代动物中也较为常见。据此分析,考古学家推测鹦鹉嘴龙最有可能居住在森林里。

  要得到上述结论,最需要补充的前提条件是:

  A.生活在森林中的动物其体色模式大多为反荫蔽体色

  B.恐龙包含许多种类,其中大部分都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中

  C.在一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考古推测该区域曾有大片的森林

  D.鹦鹉嘴龙是种小型恐龙,这种体色对于逃避天敌有天然的伪装作用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前提”,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鹦鹉嘴龙最有可能居住在森林里。

  论据:考古学家通过对消失已久的鹦鹉嘴龙进行体色重建,发现其腹部颜色为浅色而背部颜色较深,这是一种保护色,作用是通过在身体上形成阴影,让动物自身在其他动物眼中失去立体效果,因此也被称为反荫蔽体色。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建立联系。该项在论据“鹦鹉嘴龙的颜色”和论点“鹦鹉嘴龙居住在森林里”之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该项指出大部分恐龙生活在森林里,但不能必然证明鹦鹉嘴龙居住在森林里,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推测该出曾有大片的森林,但不能必然证明鹦鹉嘴龙居住在森林里,不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指出鹦鹉嘴龙腹部颜色的作用,与论点鹦鹉嘴龙是否居住在森林中无关,论题不一致,不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民法总则》第三十三条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相关法律法条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这种监护形式被称为意定监护。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意定监护的是:

  A.杜宇常年在国外工作,其母亲患慢性疾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故杜宇指定其叔叔作为母亲的监护人

  B.李伯伯膝下无子,孤身一人,得到了邻居王琦常年悉心照顾。今年初,李伯伯和王琦到公证处公证,确定在李伯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由王琦担任其监护人

  C.我国法律规定,在福利院收养的孤儿由福利院担任其监护人

  D.丧偶多年的文爷爷与照顾其生活的保姆互生情愫,两人虽然没有领取结婚证,但俨然形成了事实婚姻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

  ②以书面相关法律法条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

  ③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杜宇指定叔叔为母亲的监护人,不属于“确定自己的监护人”,不符合定义;

  B项:李伯伯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公证后确定在李伯伯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时由王琦担任其监护人,符合“以书面相关法律法条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符合定义;

  C项:孤儿不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且监护人由福利院担任,不能“确定自己的监护人”,不符合定义;

  D项:文爷爷与保姆形成了事实婚姻,未涉及“以书面相关法律法条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9. 下列关于年龄称谓的说法,正确的有:

  A.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B.而立之年——指四十岁

  C.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D.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答案】A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A项:襁褓,襁指婴儿的带子,褓指小儿的被子。襁褓指包裹婴儿的布和被,用于表示婴儿幼小时期。A项正确。

  C项:花甲,一般指六十岁的老人。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C项正确。

  D项:古稀之年,意思是指人到七十岁。出自《曲江二首》。D项正确。

  因此,选择ACD选项。

  【拓展】B项:而立之年指的是三十岁,40岁被称为不惑之年。B项错误,排除。

  10. 汉代采用的人才选拔制度有:

  A.科举制

  B.察举制

  C.征辟制

  D.恩荫制

  【答案】B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汉武帝即位后,为了完善人才选拔制度,正式推行察举制。元光五年(前130),汉武帝“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使得征辟制形成了定制。从此,察举和征辟成为汉代的主要选官方式,称“正途”。察举制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征辟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即由皇帝或高级官员直接聘请有才干的平民或低级官吏,授职或提职。由皇帝亲自聘请的称为“征召”,其他官员聘请称为“辟除”。

  因此,选择BC选项。

  【拓展】A项: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A项排除。

  D项:宋朝实行恩荫制度,这是当时科举之外的一种入仕途径,中高级文武官员的子弟,亲属及其门客等享受此特权。D项排除。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公安招警考试文章:辽宁招警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5月21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招警考试笔试课程

  辽宁招警考试面试课程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