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2024年(5月26日)。更多2024年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事业单位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2024年(5月26日)
>>>>>>扫码随时咨询事业单位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3. 体现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A.“又该缴费了” “想办法少交点税”
B.“征兵开始啦” “明天就去报名”
C.“你母亲病了” “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
D.“妈,得给我生活费” “我和你爸离婚了,找你爸去吧”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本题中“征兵开始啦”“明天就去报名”是积极履行义务的表现。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本题中“又该缴费了”“想办法少交点税”是消极履行义务的表现。A项错误,排除。
C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本题中“你母亲病了”“与我无关,我是领养的”是消极履行义务的表现。C项错误,排除。
D项:根据2018年版《宪法》第四十九条,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另根据2021年版《民法典》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本题中“妈,得给我生活费”“我和你爸离婚了,找你爸去吧”是消极履行义务的表现。D项错误,排除。
4. 下列有关我国《宪法》,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现行《宪法》由序言、正文和附录三部分组成
B.宪法的根基在于宪法监督
C.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D.权力制约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制衡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8年修订版《宪法》第六十四条,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我国宪法分为:序言、正文;无附录。A项错误,排除。
B项: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威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B项错误,排除。
D项:权力制约原则是指国家权力的各部分之间相互监督、彼此牵制,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原则。它既包括公民权利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也包括国家权力对国家权力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中,权力制约原则主要表现为监督原则。我国属于社会主义国家,权力制约原则应表现为监督原则。D项错误,排除。
1.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情况能够看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无穷的。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它是无产阶级解放的锐利武器
B.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渊博学识
D.它是由我国国情所决定的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概述知识。
第二步,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日益显示出了强大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根本表现在它的最伟大的历史使命,最科学的哲学基础,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和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理论,阶级性是其第二大特征。A项排除。
C项:马克思主义工作者的渊博学识是主观条件不是根源。C项排除。
D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和我国国情无关。D项排除。
2.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行动上的坚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从哲学上,这说明:
A.理论比实践更加重要
B.理论先于实践而存在
C.理论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D.理论的力量可以替代实践的力量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认识可以使主体了解、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②认识可以使主体在实践活动之前,确定符合自身需要以及客观实际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③认识可以使主体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④认识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⑤认识可以使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题干中“没有理论上的清醒,就没有行动上的坚定”,强调理论对行动(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而“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说明理论的重要性。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实践比理论重要,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并且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比理论更重要。A项错误,排除。
B项: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实践对理论具有决定作用。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B项错误,排除。
D项:任何理论都不能代替实践。理论只有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变为物质力量,再好的理论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那也是毫无意义的。D项排除。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2024年(5月26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