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2024年(8月15日)。更多2024年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事业单位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2024年(8月15日)
>>>>>>扫码随时咨询事业单位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3.( )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
A.实践观点
B.发展观点
C.革命观点
D.人民至上观点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认识论知识。
第二步,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科学的最主要最根本的特征在于它的实践性。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起点和开端;辩证法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的核心是斗争论(矛盾论),其三大规律为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4.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依据
D.前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依据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唯物辩证法指出“与万物普遍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是世界存在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的辩证性质。唯意志论是主张意志高于理性并且是宇宙的本质或本体的哲学学说。特点是公开拒绝科学,宣扬神秘主义。把意志自由和道德现象看作不受客观规律和社会环境制约的东西,用意志自由来解释宇宙和人生的各种问题。题干中,第一种观点强调了“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既尊重了客观规律,也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就是随心所欲”,此观点为属于唯意志论。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①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等。
②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其与历史唯物主义相对。
③机械唯物主义一般指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④主观唯心主义提出某主体的心灵,如其感觉、经验、意识、观念和或意志等是世界中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中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7.抗日战争爆发后,文艺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救亡运动,一大批作家毅然投入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创作了诸多作品。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以抗战时期为创作背景的文学作品是:
A.《寒夜》
B.《生死场》
C.《红旗谱》
D.《红岩》
【答案】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抗日战争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时间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结束,共14年抗战。
C项:《红旗谱》以朱、严两家三代农民同地主冯老兰父子两代的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描写了冀中地区“反割头税”斗争和保定二师的学生爱国运动,真实地反映了从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到“九·一八”事变前期北方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展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伟大历程。由此可知,C项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当选。
D项:《红岩》是现代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红岩》描写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形势下,重庆的国民党当局疯狂镇压共产党领导的地下革命斗争。是在抗日战争之后。着重表现以齐晓轩、许云峰、江雪琴等共产党人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战斗,虽然最后惨遭屠杀,但却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由此可知,D项不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作品,当选。
因此,选择CD选项。
【拓展】A项:《寒夜》是现代文学家巴金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创作于1946年底,出版于1947年。《寒夜》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重庆为背景,围绕汪文宣、曾树生、汪母之间的矛盾展开故事情节,描写自由恋爱的知识分子家庭如何在现实生活的重压下破裂,深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揭露了病态社会的黑暗腐败,为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发出了痛苦的呼声。A项排除。
B项:《生死场》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中篇小说。《生死场》以哈尔滨近郊某农村为背景,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后,当地村民和他们视为珍宝的土地以及牲口的故事。萧红23岁写作《生死场》时,正被父亲软禁于阿城县,惩罚她躲避包办婚姻及与男友外逃。B项排除。
8.山顶洞人,生活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属晚期智人,因发现于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遗址顶部的山顶洞而得名。下列选项中,山顶洞人已掌握的劳动技能有:
A.人工取火
B.烧制陶器
C.磨光、钻孔
D.耒耜开垦
【答案】A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A项: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发现了火的用途。周口洞北京人遗址中厚达几米的石化了的灰烬和燃渣层说明,至少在四五十万年前人类就学会了用火。A项当选。
C项:磨制和钻孔技术的出现是山顶洞文化的突出特点。磨制技术的出现说明它已为新石器时代磨制工具的出现奠定了基础。C项当选。
因此,选择AC选项。
【拓展】B项:根据考古发掘材料及其研究,我国陶器的发明和应用,已有近万年的历史。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许多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都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山顶洞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因此不可能掌握陶器技术。B项排除。
D项:耒耜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远晚于山顶洞人时期,不是山顶洞人发明和使用的。D项排除。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辽宁事业单位考试练习题2024年(8月15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