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职位如何报。更多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职位如何报
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大战即将拉开序幕,华图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做充分准备,争取一次上岸。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暂未发布,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都在10月中旬左右发布,在国家公务员局发布。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建议保存链接,出公告查看)
点击查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建议保存链接,出职位表查看)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建议保存链接,出大纲查看)
点击查看: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国考职位如何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7.下列不属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的是: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关系
B.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C.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D.唯物辩证法与唯心辩证法的关系
【答案】AB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客观辩证法指客观世界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主观辩证法即辩证的思维,指思维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A项:哲学可分为两大派别,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大派别是相对立的理论体系。唯物主义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理念是世界的第一性质,物质是世界第二性质,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A项不属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A项当选。
B项:抽象,指在认识上把事物的规定、属性、关系从原来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孤立地抽取出来;具体是指尚未经过这种抽象的感性对象。两者在人的认识中互相联系和转化。不属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B项当选。
D项:唯心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学说。这种学说的特点是,在把客观物质世界归结为精神的基础上论证精神、概念的辩证运动和发展。唯物辩证法 即“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辩证法思想发展的高级形态。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是相对立的理论。不属于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D项当选。
因此,选择ABD选项。
【拓展】C项:客观辩证法决定主观辩证法,主观辩证法反映客观辩证法,两者本质上是同一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固有的运动变化规律。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的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C项排除。
8.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甘瓜抱苦蒂,美枣生荆棘”说明事物的辩证统一性,下列思想与此一致的有:
A.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
B.黄金无足色,白壁有瑕疵
C.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D.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答案】ABC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A项:“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意思是骏马能长途奔驰跨越艰难险阻,但要论耕田,就比不上牛了。这段话形象地告诉我们,物各有利弊、人各有长短,只有扬长避短、因材施用,才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体现了事物的辩证统一性。A项符合题意,当选。
B项:“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的意思是是黄金没有完美的,白璧也会有微小的瑕疵,虽然它们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都不影响它们的价值,体现了事物的辩证统一性。B项符合题意,当选。
C项:“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坚固的车辆能载重前行,却不能像船那样穿行在河流之上。它揭示了物各有所用、各有其利,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体现了事物的辩证统一性。C项符合题意,当选。
D项:“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体现了事物的辩证统一性。D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ABCD选项。
9.“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与“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蕴含的哲理完全一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孔子的一句名言,形容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复返,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体现了时间的一维性特点。“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比喻多日不见,别人已有进步,即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人。蕴含的哲理是发展。
因此,本题错误。
10.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必然与偶然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和衰老过程中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必然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性。偶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势。
因此,本题错误。
【拓展】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1.随着都市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上班族会选择吃方便又节省时间的外卖,经常吃外卖对身体健康危害较大,这告诉我们:
①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②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之分
③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题中既阐述了外卖方便省时间又指出了对人的身体健康有较大危害,体现了一分为二的看待的看问题,符合①项。外卖会给上班族带来方便,但是长期吃外卖会带来危害,体现出了矛盾能够相互转化,符合④项。所以,①④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②项:事物不只有好坏两方面,比如美与丑、高与矮等等,所以矛盾应该是对立的而不是只有好坏之分。②项错误。
③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体现的是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而题中并没有体现事物的发展,不符合题意。③项错误。
2.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一切为了群众
C.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D.一切依靠群众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
第二步,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该《决议》指出:“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一精辟论述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和本质所在。2.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但不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A项错误。
B项:“一切为了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出发点和归宿,但不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B项错误。
D项:“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但不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