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网为您提供辽宁社工考试备考文章:2024营口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职位。更多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频道(https://ln.huatu.com/shehui/)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社区工作者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备考文章:2024营口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职位
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网 | |||
公告 | 社工简章 | 社工职位表 | 社工报名时间 |
资讯 | 社工考试时间 | 社工报考指导 | 社工考试内容 |
资料 | 社工职测试题 | 社工公基试题 | 社工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职位表>>>>
点击查看:辽宁社区工作者考试图书>>>>
>>>>>>扫码随时咨询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社工招聘考试文章:2024营口市社区工作者招聘职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社区工作者招聘备考技巧
复合题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6万名,同比增长1.46%。在党员的性别、民族和学历上,女党员2559.9万名,少数民族党员680.3万名,大专及以上学历党员4661.5万名。在党员的入党时间上,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17.4万名,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的1550.9万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6127.7万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的1495.6万名。在党员的职业上,工人(含工勤技能人员)644.5万名,农牧渔民2556.1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440.3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人员1010.4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67.8万名,学生196.0万名,其他职业人员710.4万名,离退休人员1866.1万名。
2019年共发展党员234.4万名,比上年增长14.06%。其中,发展女党员99.4万名,占42.4%;发展少数民族党员23.6万名,占10.1%;发展35岁及以下党员188.3万名,占80.3%;发展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党员106.8万名,占45.6%。发展党员的职业上,工人(含工勤技能人员)14.3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31.6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人员25.3万名,农牧渔民42.4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3.4万名,学生84.4万名,其他职业人员22.9万名。
(单选题)截至2019年12月31日,资料所列8种党员职业类型中,党员人数占比不低于15%的有:
A.3类
B.4类
C.5类
D.6类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比重计算中的求比重。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6万名......在党员的职业上,工人(含工勤技能人员)644.5万名,农牧渔民2556.1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440.3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管理人员1010.4万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767.8万名,学生196.0万名,其他职业人员710.4万名,离退休人员1866.1万名”。
第三步,根据部分量=整体量×比重,可知党员总数的15%为9191.6×15%<9200×15%=1380(万名),不低于,即大于等于,符合的有农牧渔民(2556.1万名)、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1440.3万名)和离退休人员(1866.1万名),共3类。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截至2019年12月31日,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人数是其余时间入党人数的约:
A.3.8倍
B.4.1倍
C.4.6倍
D.5.1倍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现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191.6万名……在党员的入党时间上,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17.4万名,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入党的1550.9万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6127.7万名,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的1495.6万名”。
第三步,解法一:其余时间入党人数=总入党人数-新中国成立后至党的十八大前入党的人数,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分母均出现加减法,考虑截位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可得,直除首位商5,D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其余时间入党人数=新中国成立前入党人数+党的十八大以来入党人数,选项出现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分母均出现加法,考虑截位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可得,直除首位商5,D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水中捞月∶白费功夫
A.霸王之兵∶勇往直前
B.天涯海角∶杳无音信
C.棋逢对手∶不相上下
D.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水中捞月”指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功夫”,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且“水中捞月”含贬义。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霸王之兵”是兵法的内容之一,“勇往直前”指勇敢地一直向前进,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天涯海角”形容极偏远的地方,“杳无音信”形容一直不知道对方的消息,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棋逢对手”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但“棋逢对手”含褒义,排除;
D项:“蚍蜉撼树”比喻力量本来很微弱,而又妄想动摇强大的事物,“不自量力”,二者属于比喻象征义关系,且“蚍蜉撼树”含贬义,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单选题)和风细雨∶暴风骤雨
A.年富力强∶风烛残年
B.如沐春风∶如履薄冰
C.耀武扬威∶扬眉吐气
D.雪中送炭∶落井下石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和风细雨”本指自然现象,现多指用和缓的态度和方式处理问题,“暴风骤雨”原指来势急速而猛烈的大风大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迅速的运动,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均形容一种状态和现象。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年富力强”指年纪轻,精力旺盛,“风烛残年”比喻人到垂暮之年,活不长久了,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且二者都形容一种状态和现象,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如沐春风”比喻同品德高尚且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到熏陶,犹言和高人相处,就像受到春风的吹拂一般,“如履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耀武扬威”指炫耀武力,显示威风,“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落井下石”比喻乘人之危,加以打击、陷害,二者属于反义关系,但二者都是动作行为,而不是状态或现象,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单选题)下列各类收入(收益)中,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是:
A.居民个人购买国债所获得相应利息
B.文章作者去世后财产继承人取得的遗作稿酬
C.个体工商户销售服装所取得的收入
D.受雇从事公益性医疗服务所取得的报酬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个人所得税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第2项规定,国债或者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由此可知,居民个人购买国债所获得相应利息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个人所得税法》第4条规定,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一)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五)保险赔款;(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九)中国政府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单选题)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只不过是________,因此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不能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错误,应该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微不足道
B.沧海一粟
C.微乎其微
D.谨小慎微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可知,该空应体现“跟整体相比,个人十分渺小”这一含义,且该空所填词语应为名词词性。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沧海一粟”形容非常渺小,且为名词,符合语境。A项“微不足道”侧重于不值得一提;C项“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往往侧重数量上少或者抽象的事物很小;D项“谨小慎微”指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三者均不符合文意,且不是名词,排除A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写作事实上不但是为了向外发表,贡献社会,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最后阶段,而且是最重要、最严肃的阶段。不形成文章,根本就没有完成研究工作,学问也没有成熟。常有人说“某人学问极好,可惜不写作”,事实上,此话大有问题。某人可能学识丰富,也有见解,但不写作文,他的学问就只停留在简单看法的阶段,没有经过严肃的思考与整理,就不可能真正是系统的、成熟的。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了:
A.论文写作的重要性
B.科学研究的首要目的
C.研究工作的评价标准
D.知识与实践的内在联系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写作是研究工作最重要的阶段,然后从反面强调形成文章的重要性,最后援引观点说明某人学问好,但是不写作也只能停留在看法层面,再次强调写作的重要性。文段为“总—分”结构,核心话题是“写作”,重点强调写作的重要性。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
B项、C项和D项:偏离文段核心话题“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