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10月10日)。更多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10月10日)
>>>>>>扫码随时咨询国考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单选题)甲、乙、丙三所学校的学生被安排在周一至周五参观某革命纪念馆。纪念馆每天最多只能安排一所学校,其中甲学校连续参观两天,其余学校均只参观一天,那么共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A.12
B.24
C.36
D.60
正确答案:B
解析
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属于基础排列组合。
第二步,首先,甲要连续参观两天(周一周二、周二周三、周三周四、周四周五)有4种方式,其次,乙、丙从剩余3天中选出2天参观,情况数有种。
第三步,共有4×=24(种)。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排列组合问题。
第二步,甲连续参观2天,可将2天进行捆绑,则题目转化为在4个时间里挑出3个时间进行排列,有=24(种)。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下列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与其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A.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
B.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
C.胡 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D.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是倡导文学革命的第一篇文章。1916年底,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将其《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稿寄给了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发表在第2卷5期上。接着,陈独秀在下一期刊出了自己撰写的《文学革命论》进行声援。B项对应错误。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中国伦理学史》是蔡元培的伦理学著作,于1910年首次出版。《中国伦理学史》把中国伦理学的历史分为三期,每期都有总论和结论。其下设章,每章介绍一位伦理学家的伦理思想。首先是该伦理学家的小结,然后介绍他的伦理思想,最后在结论中作者对该章伦理学家的思想稍加评论,阐明自己的观点。A项正确。
C项:《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哲学家胡适的先秦哲学思想史专著。该书原是胡适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时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1917年他根据此论文编成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的讲义。《中国哲学史大纲》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地应用资产阶级观点和方法写成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具有反封建的进步的历史意义,在中国哲学史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C项正确。
D项:李大钊撰写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918年11月载于《新青年》。文章热烈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认为这是民主主义的胜利,是布尔什维的胜利,是世界劳工阶级的胜利。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宣告布尔什维主义一定能在全世界取得胜利。D项正确。
(单选题)20世纪50年代,英国首相丘吉尔________于美苏技术的飞跃发展,乃开始对技术正视,1956年的白皮书是技术教育的绿灯,继而技术学院纷纷成立。今天,科技已经普遍成为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大学教学与研究来说,不但再没有轻忽“实用性”知识的现象,实用性知识已与纯理论知识完全________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惊叹 并驾齐驱
B.震惊 等量齐观
C.钦羡 齐头并进
D.嫉恨 不分伯仲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乃开始对技术正视”可知,该空体现丘吉尔对美苏技术进步的态度是肯定的,并且有向美苏学习的意思,不应填入含消极感情倾向的词。D项“嫉恨”形容因忌妒而愤恨、憎恨,含贬义,与文段感情倾向不符,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不但再没有轻忽……已与纯理论知识完全________了”可知,该句要表达的意思是不但没有轻忽,也就是不但重视了“实用性”知识,而且已经把实用性知识看得与纯理论知识同等重要了。所以填入的词语应与“轻忽”相对,体现出对事物的看法。A项“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C项“齐头并进”指不分先后地一齐前进或同时进行。二者均没有体现对事物的看法,排除A项和C项。B项“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惊叹:惊讶赞叹。震惊:形容大吃一惊。钦羡:钦佩羡慕。并驾齐驱: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也比喻地位或程度相等,不分高下。不分伯仲:分不出第一第二。
(单选题)上世纪70—90年代,带有多个短波波段的便携式收音机是全球流行的小电器,人们通过短波收听国际新闻,追逐世界流行,甚至通过短波学外语、交笔友。“十波段”便携式收音机的落魄始于上世纪末网络时代的到来,同样是追逐国际信息,网络资讯不论速度、数量、覆盖面各方面都远胜传统的短波电台,强大的网络冲击令许多老资格的短波电台或关门大吉,或转入在线服务,或缩减语种、波段、广播时长,红极一时的“十波段”自然也就“________________”了。
填入上文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A.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B.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C.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D.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出现在最后一句,重点分析上文,上文先讲“十波段”收音机流行于上世纪70—90年代,然后讲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短波电台渐渐衰落,“十波段”收音机也随之无法存在下去。由此可知,此空应体现“无法继续存在下去”之意。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比喻事物失去了借以生存的基础,就不能存在,符合上述信息。A项“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形容不要轻信传闻,看到的才是事实;C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形容言语没有文化水平,就不能流传很远;D项“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指稍微有一点差错,就会造成很大的错误。三者项均与文意无关,排除A项、C项和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每日一练2024年(10月10日),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