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国家公务员考试网为您提供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盘锦市国考在哪报名。更多2025年国家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国家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uojia/)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话:400-024-1113。国家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盘锦市国考在哪报名
点击图片:查看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10月14日发布,网上报名时间:2024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扫码领取历年国考各岗位报考统计分析、进面分数线、备考资料,向华图老师咨询如何选岗等考试信息
因篇幅有限,仅展示部分地市,完整版可扫码免费获取!
报考条件
报考者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年龄一般为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1988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期间出生),对于2025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放宽到40周岁以下(1983年10月以后出生);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
(八)具备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其他资格条件。
中央机关及其省级直属机构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主要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市(地)级及以下直属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市、区、旗)、乡(镇、街道)党政机关,村(社区)党组织或者村(居)委会,以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工作过(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在此列)。在军队团和相当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退役士兵在军队服现役的经历,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到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该基地为基层单位)参加见习或者到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研究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报考中央机关的,曾在市(地、州、盟)直属机关工作的经历,也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直辖市区(县)机关工作经历视同为基层工作经历。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截止时间为2024年10月。
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区)级及以下直属机构,根据《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整学历、专业、工作年限和经历条件以及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适当降低进入门槛。对于通过降低进入门槛等倾斜政策录用的人员,应当在所报考市(地、州、盟)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含试用期);未满5年的,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市(地、州、盟)内的上级机关和非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也不得交流(含公开遴选)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其他市(地、州、盟)和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机关(包括其中艰苦边远地区的机关)。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高校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报考者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公务员法第七十四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职位,也不得报考与本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人员担任领导成员的用人单位的职位。
推荐阅读:
【备考图书】【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考介绍 】【备考指导】【 试题资料 】【 备考资料 】【系统详述 】
【国考公告】【国考大纲】【国考职位 】【报名入口】【报名条件】【准考证打印入口】 【笔试时间】【考试科目 】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年盘锦市国考在哪报名,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国考备考技巧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话题一致法
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正确答案,对于考生来说,要想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取得较高的成绩,需要熟练掌握每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培养自己的做题感觉,从而提高答题速度与正确率。
这里为大家介绍实战技巧之一——话题一致法。
话题一致法
【技巧点拨】
话题一致法是指从选项入手,运用主体话题是否一致这一标准进行判别,正确选项论述的主体应与文段论述的主体保持高度一致,如若主体不同,即可将主体不一致的选项排除。主体话题即文段主要论述的对象,或者可扩展为文段所围绕的核心话题。
【判别话题方法】
1.高频词,即文段重复出现的词,多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出现在无重点句的文段中。
例:历朝历代的皇家、文人以及社会名流,对北宋五大名窑瓷器倍加宠爱,深为以青色为基调的天然淡雅而倾倒。至今,神秘的“柴窑”未见踪影,珍稀的“汝窑”,于青色之中淡酝霞光,存世仅几十件,苏富比拍了一件,价逾千万。南宋时,“龙泉窑”的青瓷成为主流,于今也备受崇尚。我们看到的许多古瓷器,仍然闪烁着青釉色的高贵,人们对其的喜爱依旧是瓷物审美中的主流之一。
这段话中的高频词为“青色”,直接或间接地共出现了4次。因此主体词为“青色”。
2.重点句中强调的词,多是主干成分,主语或宾语。
例:在物勒工名发展过程中,一些广告用语也出现在相关器物上。西汉后期的四神纹铜镜上,常铸有“尚方作镜真大巧,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浮游天下遨四海”。同时,汉代铜镜上已经开始用印章、印记标明生产者的姓氏、姓名及产地,可视为商标的萌芽状态。
文段第一句通过“也”引出“广告用语”这一话题,后文通过两个并列的事例进行论证。因此,重点句是第一句,主体是“广告用语”。
3.专有名词,通常专有名词有引号,表强调。
如“供给侧改革”“营改增”。
【试题举例】
【例】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能够开发和建设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门类齐全的产业,靠的就是艰苦奋斗。
本段文字旨在说明:
A.中国人民靠艰苦奋斗创造幸福生活
B.中国自古以来地大物博、美丽繁华
C.幸福生活是中华民族长久以来的愿望
D.中国的发展建立在人民的劳动创造之上
【解析】文段首句提出中国人民的观点,即“幸福就要奋斗”。接下来阐述中华民族的山河、海疆、良田的开发开拓,战胜自然灾害,发展城镇乡村及产业等,这一切靠的都是艰苦奋斗。因此,文段的话题为“奋斗”。A项提到了“艰苦奋斗”,根据话题一致法,文段与选项话题一致,当选。
【纠错】B项仅强调了中国的美丽,C项仅提到中华民族的愿望,均未提到这一切是靠奋斗得来的,偏离重点。D项“劳动创造”也与文段话题“艰苦奋斗”不一致。均排除。
话题一致法就给大家介绍完毕了,希望本方法能够为各位考生带来解题帮助。
在公务员考试中,科技类考题是我们常识模块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比较偏重于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常识的考查,其中天文类试题经常会出现日食、月食的相关考题,日食、月食的知识点并不是很多,所以我们把其考点掌握后,这类题型就可以做到得心应手的作答了。因此,我们今天就来关注一下日食、月食的相关考点。
日食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而月食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
一、日食
当月球来到地球的向阳的一侧,其影子扫过的地区,人们看到太阳被月轮遮蔽,叫做日食,当日食发生时,根据观测者在地球上所处的阴影部分,将分别看到三种类型的日食:
1.日全食——挡住了整个太阳。如果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整个太阳将会被遮住。这时会出现日全食,天空将会变暗,仿佛黑夜来临。
2.日偏食——挡住了部分太阳。如果半影经过观测者所处的位置,将只会挡住部分太阳表面。观测者将看到日偏食,天空可能会根据太阳圆盘被遮盖面积的多少而稍稍变暗。
3.日环食——仅能看到太阳的一圈环状发光带。月球离地球较远,月球的本影不能到达地面而它的延长线经过了地面,而位于月影的本影延长线区域(伪影区)的人们就能看到日环食。
二、月食
当太阳、月球、地球处于同一水平线时,地球在中间,就形成月食。月食主要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没有月环食,原因是在月球轨道距离外,地半影截面远比月轮大得多。
1.月全食——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
2.月偏食——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
3.半影月食——此时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轻微减弱,不易为人注意。
【例1】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判断,正确的是:
A.日食、月食的成因只与日、地、月三个天体的几何位置有关
B.日食和月食都是自然现象,所以它们是不可能准确预报的
C.当月相是朔的时候就一定会发生日食
D.如果日食带在我国经过,肯定是东部的居民先看到
【答案】A
【解析】日食与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亮正好处于一条直线。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发生日食现象;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球中间,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上的光,形成月食。所以日食、月食的成因只与三者的几何位置有关。因此,选择A选项。
B项: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能精确计算出太阳、月球和地球的位置,准确预报日、月食。
C项:日食一定会发生在朔,即农历初一。但并非每次朔日皆有日食发生。
D项:月球绕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月影也是从西向东移动,我国西部居民先看到。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读懂条件句
一、条件句的标志
条件句就是前面分句说明条件,后面的分句表示在这一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它总会带着标志词出现,也就是条件词,例如“只要…就…”“只有…才…”“…才…”等。这些词一出现,我们就要敏感一点,作者的某些态度可能在这里了。
二、条件句的意在强调
条件句意在强调为达到目的而必须采取的措施。比如“只有不忘初心,才能始终保持底线思维”意在强调前提条件“不忘初心”的重要性;又比如:“除非在生物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否则植入式设备始终无法真正永久、可靠的工作”意在强调前提条件“生物电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性。
三、例题精讲
【例】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当前的世界经济危机中,我们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农业是经济危机的避风港,只有通过强农惠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粮食市场竞争力,来全面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和广阔的农村市场需求的大升级,才能全面扩大内需,推动我国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当前我国扩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应是大力发展农业
B.世界经济危机可以成为我国经济转型的一个契机
C.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
D.强农惠农政策是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介绍了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继而介绍已有的外贸主导型经济模式可持续性越来越小的现状,然后通过“只有…才…”指出了经济转型的思路,即通过强农惠农政策带来农村市场需求大升级,从而全面扩大内需,最终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向型经济的顺利转型。由此可见,文段的主旨主要落在文段第三句话上,通过“只有…才…”论述强农惠农对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性。A项在说我国扩大内需当前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但是题干强调的是强农惠农对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性,话题不一致,排除。B项强调的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契机可以是经济危机,但是文段意在强调如何实现经济转型,不符合题干的意在说明的内容,排除。C项说的是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是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但是在文中并没有提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排除。D项说的是强农惠农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基本符合文段意在说明。所以这道题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