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营口省考报名时间一般是多久。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2025营口省考报名时间一般是多久
( 点击图片查看报名入口: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5年1月 16日在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511个岗位共计7841人!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已缴费的报考者,打印准考证时间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省考简章 | 省考职位表 | 省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省考考试时间 | 省考报考指导 | 省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省考行测试题 | 省考申论试题 | 省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扫码随时咨询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2025营口省考报名时间一般是多久,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资料“混合增长率”如何应对?
资料分析当中有一类的题型很好拿分,它就是混合增长率的题目,因为计算量很小,往往可以快速得答案。但这类题目有一个特点,题干一般不会明确说明“求混合增长率”,而是需要大家通过读题来分析判定这是一个求混合增长率的题目。
混合增长率题型识别:求增长率;缺少求解信息;有混合条件
1. 求增长率:问题或者选项中出现“增长…%”、“增长率”、“增速/增幅“等相关的字眼,判定此题是一个求增长率的题目。
2. 缺少求解条件:往往此类题型当中,材料里并没有直接给出与此量相关的现期量、基期量、增长量,无法通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直接求出增长率。
3. 有混合条件:由两个部分混合成一个整体。
常见形式如:全年的量=上半年的量+下半年的量
上半年的量=一季度的量+二季度的量
房地产总量=房产总量+地产总量
混合增长率口诀: 混合增长率介于两部分之间,且偏向于基期量大的一方。
做题时可以写成:
r部小
为了方便大家计算,通常我们可以用现期量来代替基期量,即,混合增长率偏向于量大的一方。
下面通过一道例题感受一下混合增长率题目及解题思路:
问题一:如图表中所示,请问2023年全年增长率在哪个范围?
【图图点拨】因为题目中求“增长率”;且表格没有给出全年具体的增长量或基期量缺少求解信息;全年的量=上半年的量+下半年的量,满足混合条件,所以这个题可以用混合增长率的口诀操作:20%
问题二:如图表中所示,请问2023年全年增长率最有可能是以下哪项?
A.20%
B. 25%
C.40%
D.50%
【图图点拨】与问题一相同,判定此题是求混合增长率的题,根据混合增长率必须介于部分之间,并不能相等,可以排除A、D选项。根据第二句口诀,混合增长率偏向于量大的一方,上半年的量为150万,下半年的量为60万,应偏向于上半年增长率50%一些,所以答案选择C选项。
相信通过这个题大家能更好的理解混合增长率的运用,接下来感受一道考试中混合增长率的真题:
【真题演练】2023年上半年,B市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198.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2%。
上半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319.5亿元,同比增长9.3%;累计完成电信业务量361.1亿元,同比增长38.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增幅扩大1.4个
百分点。
【例1】2023年第二季度,B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的同比增速的范围是:
A.小于8.6%
B.等于8.6%
C.大于8.6%且小于等于10%
D.大于10%
【华图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混合增长率计算。
第二步,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 “2023年上半年,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211.8亿元,同比增长10.0%,比一季度增幅扩大1.4个百分点”。
第三步,2023年第一季度增幅=10.0%-1.4%=8.6%。上半年的量=一季度的量+二季度的量,根据混合增长率的性质,整体增长率介于部分增长率之间,8.6%<10%
因此,选择D选项。
希望大家考试当中遇见混合增长率的题型,牢牢把握,快速选出正确答案!
资料分析中基期类知识点合集
国省考当中资料分析属于偏统计学的一门学科,主要考查的是根据各个行业发展相关的数据统计资料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其中常出现的统计术语有:基期量、现期量、增长量、增长率、比重、平均数等,题型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些术语及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查。今天我将带着小伙伴们一起来梳理常见到的第一大类题型之基期类相关知识点。
首先,何为基期?资料分析在做相关数据统计时,通常会出现将前后时间段内,或同一种属中任意两种物质做比较 来衡量 其 发展情况 。通常,我们将作为对比参照的时期称为基期,而相对于基期的时期称为现期。描述基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基期量,描述现期的具体数值我们称之为现期量。因此大家在区分现基期时,①可根据“比”字,比之后的是基期;②可根据时间, 9 5% 的题目时间线在前偏过去的是基期。
知识点一:基期量的计算
基期量的计算题型大多数都是以时间的前后做区分,利用最基本的求解公式:基期量 = 现期量 - 增长量、 进行考查。常见的有:基期比重、基期平均数、基期倍数等,经过化简最后的公式是: 。来一道真题感受一下 :
2025 年 1 — 10 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 99325 亿元,同比增长 9.7% ,增速比 1 — 9 月份回落 0.2 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 70370 亿元,增长 13.7% ,增速回落 0.3 个百分点。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 70.8%
【例 1 】 2025 年 1 — 10 月,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约为:
A.68.4% B.70.8%
C.72.8% D.73.4%
【解析】根据基期比重 = ,其中现期比重( )为 70.8% ,则 2025 年 1 — 10 月,住宅投资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 70.8% × < 70.8% ,只有 A 选项满足。因此,选择 A 选项。
知识点二:基期量的和差计算
基期类和差计算是近几年国省考当中出现的高频题目,主要考查的是求两个基期量的和或者是比大小算差值,应用的基本公式: 。我们通过一道真题来看一下:
2025 年末, A 省辖区各项存款余额 3051.06 亿元,同比增长 4.4% 。其中,个人存款 1491.89 亿元,增长 17.9% ;单位存款 1531.38 亿元,下降 7.6% ;代理财政性存款 25.38 亿元,增长 17.9 倍。 A 省辖区各项贷款余额 2574.10 亿元,同比增长 9.4% 。其中,个人贷款 311.99 亿元,下降 2.6% ;单位贷款 2202.74 亿元,增长 10.8% ;含票据融资 59.38 亿元,增长 32.9% 。
【例 2 】 2025 年末, A 省辖区各项存贷款余额之差约在哪个范围内?
A. 440 ~ 480 亿元 B. 480 ~ 520 亿元
C. 520 ~ 560 亿元 D. 560 ~ 600 亿元
【解析】根据 ,选项出现了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可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简单取整, 2025 年末, A 省辖区各项存贷款余额之差为 (亿元),在 D 项范围内。因此,选择 D 选项。
知识点三:间隔基期量的计算
在近五年的考题当中出现了很多“间隔类”的题型,间隔基期就是其中一种,属于是基期类变形题目的考查,出题人在提问时不单单比较的是上一年、上个月,而是中间会出现 相对 间隔的时间段, 比如 让你求两年或两个月前的基期量。其实一提到“间隔”大家能第一想到的是间隔增长率,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 ,所以判定好是求解间隔基期时套用公式: 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练习一下。
2025 年第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 192.67 万吨,同比减少 7.27% ,增速较上年同期减少 21.97 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 77.15 亿美元,同比增加 10.84% 。贸易顺差 19.66 亿美元,同比减少 2.15 亿美元。
【例 3 】 2025 年第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
A. 140 万吨 B. 160 万吨
C. 180 万吨 D. 200 万吨
【解析】根据间隔增长率 R=r 1 +r 2 +r 1 × r 2 , r 1 = - 7.27% , r 2 = - 7.27%+21.97%=14.7% ,代入数据得 R=-7.27%+14.7%-7.27% × 14.7% ≈ 7.43% - 1.1%=6.33% 。根据 ,观察选项,出现了首位相同,第二位不同的情况,将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代入数据可得: 2025 年第一季度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约为 ,直除首两位商 18 。因此,选择 C 选项。
知识点四:基期量的比较
基期类的比较也是比较高频的考点,比较中常见的题型多为根据基础公式: 表示出每一个量的基期值,然后通过分数比较的技巧一看二算三差分进行就可以了。 我们来练习一个题目:
分区域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 4222 元,比上年增长 6.8% ;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 3794 元,比上年增长 6.3% ;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 3723 元,比上年增长 5.7% ;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 3469 元,同比增长 5.2% 。
【例 4 】 2025 年,我国农民工在各区域的月均收入从高到低是:
A. 西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东北地区 > 东部地区
B. 中部地区 > 东部地区 > 东北地区 > 西部地区
C. 东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东北地区 > 中部地区
D. 东部地区 > 中部地区 > 西部地区 > 东北地区
【解析】根据基期量 = ,可得 2025 年我国农民工在各区域的月均收入分别为: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四个分数之间分母相差不大,东部地区分子明显大于其他地区,排除 A 、 B 选项;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直除首两位分别商 35 和 32 ,中部地区>东北地区,排除 C 选项。因此,选择 D 选项。
言语中的常见失误及解析
在学习行测模块中,大家会越来越明显地感觉到言语理解与表达在题目难度上有显著提升,因此,清晰且熟练地了解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至关重要,但是除了方法以外再去总结一些常见的错误选项特征,会帮助我们缩小选项范围,极大地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本文我们主要围绕两类干扰选项来展开:比较类表述、绝对类表述。
一、比较类表述
一般而言,在议论文中,不同话题之间的对比是为了突出其中一个话题,而不是单纯为了对比谁比谁更优或更劣,所以一般对比类的选项为干扰项。比如:
【例1】“晒”与“炫”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往往只是一步之遥。如果说有人晒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一个可爱的动作,一句逗人发笑的话,还只是一种对孩子成长的纪念的话,那么晒孩子的成绩单、考试名次、各种竞赛奖状,就成了一种“炫”。为什么“晒娃”能够赢得祝福,而高调“炫娃”却往往让人反感呢?除了高调炫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招致厌恶是大家的一种普遍心理之外,“炫娃”还会给朋友圈的亲朋好友带来很多意外的伤害。比如,你的孩子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优秀,被评为“三好学生”等等,如果你在朋友圈晒出孩子的成绩和奖状,并且把其视为自己教育的成功,而对于朋友圈里其他人来说,可能他们的孩子考试成绩不佳,也没有得到什么表彰和奖励,你的“晒娃”就会让他们充满了挫败感。
下列表述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过度“晒娃”弊大于利
B.在朋友圈里“晒娃”就是“炫”
C.晒自己的娃,与其他人无关
D.“晒娃”要注意其他人的感受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两句讲了“晒”和“炫”之间的界限。接下来讲“炫娃”让人反感这个问题及原因,然后通过举例论证前文观点。文段结构为“分总分”,重点在第三句的问题。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针对重点句的合理对策项。A项属于典型的比较类表述,无法得出,排除。B项、C项均与文意相悖,排除。因此,选择D选项。
【例2】虽然中国的救灾能力在经历过多次大型自然灾害后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防灾教育依然落后。中国扶贫基金会2023年对中国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仅有24.3%的城市居民表示关注灾害应对的相关知识,这一数据在农村仅为11%。此外,只有不到4%的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做了基本的防灾准备,超过半数的农村居民从未参加过任何防灾培训。形同虚设的防灾教育无法提高民众的自救能力,等到灾难发生后才开始组织学习,逝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防灾教育比救灾更重要
B.中国的防灾教育亟待加强
C.防灾教育是提高自救能力的基础
D.城市与农村在防灾教育上严重失衡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讲了中国防灾教育落后的现状。后文通过“此外”连接两个举例论证论证前文的问题,最后一句讲防灾教育落后产生的问题。文段结构为“总分”结构。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针对重点句的正确对策项。A项“……比……”无法得出。C项“的基础”非重点。D项属于举例论证的内容。因此,选择B选项。
二、绝对类表述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细节类题目里,一般情况下,绝对的表述都是不正确的,可以先行排除。比如:
【例】在宏观尺度下,金刚石通常被认为表现不出丝毫变形行为。任何极端尝试对它进行变形的后果往往在还没有达到可见变形之前就发生脆性断裂。这使它在一些可能承受机械变形的应用中受到限制。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对单晶和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进行了定量的“压缩—弯曲”测试。结果显示,测试样品均可实现远高于宏观金刚石数十倍以上的大变形,且在极大范围内可完全回复。实验结果经模拟分析,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对应强度亦接近其理论极限。此次发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金刚石在药物传输、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下列选项对上述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中,多晶金刚石纳米针样品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达到约9%
B.在宏观尺度下,任何极端尝试行为也无法让金刚石达到可见变形
C.目前金刚石在生物探测和影像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较为受限
D.该实验结果发现得益于研究组设计的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
【答案】D
【解析】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和原文一一对应。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确认单晶金刚石纳米针在拉伸侧的弹性形变量达到约9%”,把“单晶”偷换为“多晶”,排除。B项对应首句,把“通常”偷换为“任何极端尝试行为也无法”,说法绝对,排除。C项对应最后一句,未体现“受限”,排除。D项对应“为对其进行纳米尺度力学测试,研究组设计了一套独特的纳米力学实验方法”,说法正确。因此,选择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