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报考2025盘锦省考入口网址是那个。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报考2025盘锦省考入口网址是那个
( 点击图片查看报名入口: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5年1月 16日在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511个岗位共计7841人!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已缴费的报考者,打印准考证时间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网 | |||
公告 | 省考简章 | 省考职位表 | 省考报名时间 |
资讯 | 省考考试时间 | 省考报考指导 | 省考考试内容 |
资料 | 省考行测试题 | 省考申论试题 | 省考历年分数线 |
备考 | 笔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图书教材 |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扫码随时咨询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报考2025盘锦省考入口网址是那个,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数量关系备考技巧:利润问题太复杂,列表梳理来解决
例题1
某直播平台对3种农产品进行3小时的直播带货。第1小时,B产品的带货额比A多50万元,C产品只有B产品的60%。第2小时与第1小时相比,A带货额翻倍,B增幅比A少20%,而C增加了两倍。最后1小时共带货3090万元,且A带货额比第1小时增长300%,B、C均比第2小时增长50%。请问第2小时直播带货额为多少?
A.1580 B.1600 C.1860 D.2000
【答案】C。华图解析:设第1小时B产品销售额为x万元,根据题意,A、B、C三种产品这3小时销售额如下表所示:
最后1小时(即第3小时)共带货3090万元,则有4x-200+2.7x+2.7x=3090.解得x=350.第2小时直播带货额为2x-100+1.8x+1.8x=5.6x-100=1860万元。故本题选C。
例题2
服装店买进一批童装,按每套获利50%定价卖出这批童装的80%后,按定价的八折将剩下的童装全部卖出,总利润比预期利润减少了390元。问服装店买进这批童装花了多少元?
A.5500 B.6000 C.6500 D.7000
【答案】C。华图解析:设这批童装成本价为x,数量为10件,梳理题干列表如下:
预期利润为10(1.5x-x)=5x,实际获得利润为4x+0.4x=4.4x,总利润比预期利润减少了390元,故5x-4.4x=390.解得x=650.故买进这批童装花了10x=6500元。
(注:销量无实际数据,且表示为倍数、分数、百分数形式的,可设销量为特值)
例题3
一批办公用品,经销商按期望获得100%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售掉70%。为了尽早销售掉剩下的办公用品,经销商决定打折出售,为了获得全部利润为原来期望利润的91%,则经销商所打的折是( )。
A.六折 B.七折 C.八五折 D.九折
【答案】C。华图解析:设这批办公用品每件成本价x,数量为10.剩余办公用品打y折出售,根据题意,梳理题干信息列表如下:
实际获得利润为7(2x-x)+3(0.2xy-x),原来期望利润为10x,根据“为了获得全部利润为原来期望利润的91%”可得7(2x-x)+3(0.2xy-x)=10x×91%,化简得7+3(0.2y-1)=9.1.解得y=8.5.则剩余办公用品打八五折出售,故选择C。
通过上面3个例题,对于借助列表梳理来解决利润问题有一定的了解。求解利润问题,掌握基本公式是基础,借助列表法可以快速理解题干信息找到等量关系来求解题目。
资料分析知识点:轻松玩转平均数增长率
平均数相关类题目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平均数增长率,这个知识点考查的是平均数与增长率的综合,一些考生比较迷茫,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公考资料分析的考生。那么我今天就和考生一起来探讨一下此类题目的解法。
平均数增长率知识点的落脚点在于增长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那么对于平均数增长率而言,增长量就是现期平均数与基期平均数的差值,基期量就是基期平均数。如果A代表总数的现期量,B代表总个数的现期量,a、b分别代表总数与总个数的同比增长率,结合平均数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有如下计算公式:,则对于平均数增长率类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中只需要找到总数及总个数对应的增长率,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例题来进行具体说明:
【例题1】(2023国家)
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放缓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636.15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比上半年放缓2.1个百分点;外部流入(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7357.31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875.0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457.86亿元,同比增长40.7%,增速比上半年放缓3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30.88亿元,同比下降7.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4.3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S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总收入1912.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运输环节收入1321.9亿元,同比增长6.0%;保管环节收入226.2亿元,同比增长6.4%;邮政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16.7%;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6.4%。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半年放缓0.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运输环节总费用1854.6亿元,同比增长6.3%;保管环节总费用612.4亿元,同比增长6.4%;管理环节总费用214.9亿元,同比增长6.4%。
2023年前三季度,平均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产生的物流费用比上年同期:
A.下降了不到1%B.下降了1%以上
C.上升了不到1%D.上升了1%以上
【答案】A
【解析】首先,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其次,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定位文字材料第三段“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
最后,物流总费用对应的增长率为a=6.3%,物流总额对应的增长率为b=6.4%,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代入数据可得,则下降了不到0.1%。
因此,选择A选项。
上述例题直接能够从题干中的“平均”以及选项是增长率,两则结合明确此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但是有的题目其特征并没有那么明显,需要通过初步分析才能判断出是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比如说以下这个例题。
【例题2】(2023辽宁)
2023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45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5187亿元,增长14.9%,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1—8月,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4857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7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7809亿元,增长9.8%,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8506亿元,增长16%,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3418亿元,增长9.7%,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同比上涨4.5%,土地成交额6374亿元。
2023年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为:
A.-17%B.-22%
C.-27%D.1.2%
【答案】B
【解析】首先,通过读题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额”与材料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及“每平方米土地价格”有联系,且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土地成交额÷土地购置面积,所以说此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其次,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同比上涨4.5%,土地成交额6374亿元”。
最后,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土地成交额÷土地购置面积,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本题实际是已知平均数增长率求解增速a,代入数据可得,解得a≈-22.3%,与B选项最接近。因此,选择B选项。
根据以上两个例题,相信考生对平均数中的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已经有所了解,这类题目主要要求考生准确识别题目特征,然后找准相应的增长率a与b代入公式准确计算即可,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介绍,在通过题目特征识别考点时,有的题目特征较明显,有的则需要将题干与材料中的专有名词联系起来建立关系才能识别出考点,这是多数考生所欠缺的能力,也是在接下来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通过多数题目的练习得以提高的。
定义判断小技巧—巧用内涵定义
题目:生态移民是指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将当地人民整体迁出的移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生态移民的是:
A.贵州省某山区因土地出现石质化现象,该地区村民被迁往他乡
B.几百年前,中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争,整体迁到南方,成为客家人
C.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为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移居山外
D.张三的父母家住三峡库区,由于修水库,其父母将家产变卖,来到上海与张三一起居住
上面的题目并不算难题,但是,我们如何更快速准确的确定答案呢?
首先,先让我们简单理解什么是内涵定义:内涵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定义。核心是通过属加种差的方式让你认识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谓的属加种差指的是“被定义项=种差+属”这种结构,例如,“人是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B。”在这里,“人”是“B”这个属概念的种概念,“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将人与其他B的种类区别开来的“种差”。内涵定义可以直接把被定义项本身拆成两个关键词。比如立体农业,要考查农业,但是更重要的体现立体。
接下来,利用内涵定义我们如何来解题呢?以上题为例,“生态移民”的属概念为“移民”,将这个定义与其他移民做区分的种差为“生态”。那么,我们先了解移民指的是“当地人民整体迁出“,去选项中做对比,不属于移民的选项可以优先排除。此时,我们会发现,D选项:张三的父母家住三峡库区,由于修水库,其父母将家产变卖,来到上海与张三一起居住。其中迁居的只有个体家庭,不属于“当地人民整体迁出”,不符合定义,可以优先排除。
最后,我们再来理解“生态“一词,指的是“为了保护某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让某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也指因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而进行的移民”,接着我们再去选项中筛选符合要求的选项。A选项:贵州省某山区因土地出现石质化现象,该地区村民被迁往他乡。搬出原因为“土地石质化”,属于“因自然坏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而进行的移民”,保留。B选项:几百年前,中原一带的居民为躲避战争,整体迁到南方,成为客家人。搬出原因为“躲避战争”,不属于为“保护或修复生态”,不符合定义,排除。C选项:某村落位于山谷中,交通十分不便,为更快致富,村民集体研究决定移居山外。搬出原因为“交通不便”,不属于“保护或修复生态”,不符合定义,排除。至此,我们可以确定本题答案为A选项。
通过本题,我们发现,巧用内涵定义的拆词法,可以极大的节省我们的做题时间,尤其是对于词语较为理解的时候,更是可以通过拆词快速确定答案。即使是对于拆分后的词语不够理解,拆词法也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例如:“编剧式观影者”,通过拆词可以拆分成“编剧式”和“观影者”,此时,同学们理解什么是“观影者”,可以快速到选项中排除不属于“观影者”的选项,接下来,在读题干的时候,也可以有所侧重,重点去理解什么是“编剧式“,这样有重点的阅读题干,一来可以节约时间,二来也可以加深对重点内容的印象,避免因遗漏关键点而导致失误。
由此,我们发现,虽然定义判断涉及的定义范围较广,部分题干较长,但是,巧用内涵定义拆词的方法,再细心观察题目,仍然可以更快更准的选出答案。所以,同学们在面对定义判断题的时候,除了利用关键信息法保证准确率,巧用内涵定义也会使定义判断有进一步的提高,节约更多时间,获得更高的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