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网上报考2025大连省考入口是那个

辽宁华图 | 2025-01-21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网上报考2025大连省考入口是那个。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网上报考2025大连省考入口是那个

辽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 点击图片查看报名入口: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5年1月 16日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511个岗位共计7841人!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已缴费的报考者,打印准考证时间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25年辽宁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2025年辽宁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2025年辽宁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网上报考2025大连省考入口是那个,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判断推理备考:削弱型题目

  在行测可能性推理的削弱型题中,我们常遇到一种选项,就是“另有他因”。这种选项出现频率很高,但大家会发现,有时我们选了这样的选项后,却不是正确答案。究其原因,除了涉及力度比较外,大多数同学还是没有能够区分清楚到底选项是另有他因还是无关选项,没有认清“另有他因”的本质。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出现了另外一个原因,就一定是另有他因吗?其实不然。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子一起来学习一下。

  例1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研究成果:吃白米饭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相比,

  患糖尿病的风险会增加 55%。有人据此得出结论,多吃白米饭易患糖尿病。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吃白米饭多的人,其他类型食物的摄入量也高

  B.遗传等其他多种因素,也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华图解析】A。题干结论:多吃白米饭易患糖尿病。A项,吃白米饭的人同时还有另一个特征:其他类型食物的摄入量也高,所以患糖尿病的原因可能不是吃白米饭,而是其他类型食物的摄入量高,另有他因,削弱,保留。B项,遗传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那多吃白米饭会不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呢?不清楚,无关项,不能削弱,排除。故本题选A。

  【要点一】这道题的A、B两个选项都提及了其他的原因,但为什么一个是另有他因,一个是无关呢?这就涉及另有他因的第一个要点:同主体。两个原因发生在同一主体上,我们才能说结果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原因b,而是不是因为原因a。如果没有发生在同一主体上,则是无关项,不能削弱。

  例2

  研究显示,约200万年前,人类开始使用石器处理食物,例如切肉和捣碎植物。与此同时,人类逐渐演化形成较小的牙齿和脸型,以及更弱的咀嚼肌和咬力。因此研究者推测,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研究者的观点?

  A.200 万年前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加速了人类脸型的变化

  B.在利用石器处理食物后,越来越多的食物经过了程度更高的处理,变得易于咀嚼

  【华图解析】A。题干结论:在200万年前,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从而导致人类脸型的变化。A项,在200万年前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这加速了人类脸型的变化。说明人类脸型的变化可能不是因为工具的使用减弱了咀嚼的力量,而是因为人类食物类型发生了变化。另有他因,削弱,保留。B选项,说明利用石器处理食物使得食物变得易于咀嚼,进而导致人类脸型发生变化,加强了题干观点,排除。故本题选A。

  【要点二】题干和A选项都提及200万年前这一时期。两个原因发生在同一时期,我们才能说结果的产生可能是因为原因b,而不是因为原因a。如果没有发生在同一时期,则是无关项,不能削弱。

  通过这两道题希望大家以后在看到另有他因的时候,能够准确识别。切记,满足“同主体”或“同时期”的才是“另有他因”。

  让言语照亮公考

  首先我认为逻辑填空并不是单纯的语言题,我们在选词上一定要注意行文逻辑,不能只依靠自己中国式的“语感”,因为你的语感大部分都是不对的。

  逻辑填空其实就是考察我们的语境分析和词语的辨析能力。做过这类型的题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掌握词语的基本的含义对做题是多么重要,因为词义就是解题的基础,也是我们做逻辑填空的第一步。之前我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景“这词语什么意思?这两选项意思好像都一样啊!”的尴尬局面。总结之后发现,逻辑填空做错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了解词语的意思,所以想要提高正确率就一定要多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积累成语,多刷题,不然你在考场上就会像我之前一样,只知其表而不知其意,比如像“南辕北辙”、“无与伦比”、“醍醐灌顶”这类高频易错成语我都会认真梳理,这类成语要么语境限制较多,要么程度要求过于苛刻,做好总结事半功倍,在考场上有助于我们提升做题的效率。

  很多同学对“题海战术”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这是笨办法,土办法,而我则认为,逻辑填空必须要下死功夫,我的言语老师河南分校刘凯老师就给我们展示过一张此前上岸的学员刷题的照片,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是我们逻辑填空取得高分的必由之路。现在,我在做逻辑填空的时候就会有意的进行题海战术,保证每天抽十分钟快速的做二十道题,每道题不超三十秒,不要纠结,做完之后一定要看解析,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再把自己没有掌握的成语拍下来制作成手机壁纸或是聊天背景,相信我,这样的效率一定会比你把成语记在本子上来的效率高。

  学习逻辑填空一定要有好的心态和方法,每学习一个新的成语,就如同你把敌方收割了一样,以此不断升级自己的“装备”,再经过多方巧妙的“配合”,最终你就会攻破敌方的水晶成为胜者。这个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言语理解的宝座上,藐视那些只会前进而没有“战略”的青铜。言归正传,下面就来具体谈谈我的做题方法:

  解题思路三步走:

  第一步,优先排除搭配不当的选项;

  第二步,通读题目,了解题目要表达的逻辑关系、感情色彩……在横线前后寻找提示词;

  第三步,词义辨析。书面还是口头语,词义轻重及感情色彩,最后再结合语境选择“最”合适的那一个。我举一个例子来说:

  【例】生态好转,意味着我们能遏制库姆塔格大沙________的脚步,让沙漠明珠——月牙泉依然_______在戈壁中,让弥足珍贵的莫高窟不会再次受到伤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侵蚀摇曳B.侵吞流淌

  C.吞并闪烁D.吞噬镶嵌

  这道题的突破口在“沙漠明珠”,可以从第二空出发,AB选项中的“摇曳”和“流淌”与“明珠”搭配不当,故排除AB;明珠可以”闪烁”可以“镶嵌”保留CD。再看第一空,c选项的“吞并”指兼并,常搭配的是公司和行业,与沙漠搭配不当,且文段没有体现兼并的意思,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项。另外,这道题还需注意破折号,出题人给我们挖了一个坑,很多考生看到破折号后面的“月牙泉”而秒选B项“流淌”正中下怀,实则不然,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面的月牙泉是对前面“沙漠明珠”的解释说明,故而破折号前面的“沙漠明珠”更重要。

  言语理解备考技巧:主旨隐藏怎么找

  在行测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是其主要题型之一,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在主旨观点题中文段主旨被刻意隐藏我们该如何分析。这一类型的题目虽然出现频率不高,但其解题的技巧性比较强,所以很多考生在考试中稍不注意可能就会出错,所以大家还是要认真对待的。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做好这类题型呢?请各位考生谨记一点:看到问题想对策。具体该如何应用,接下来华图教育通过两道题目进行讲解:

  例1

  目前,流动人口虽然进入城市工作生活,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制度的隔离客观上强化了人口的地缘、乡缘、亲缘关系,加剧社会分化,在城市内部出现了新的二元结构。一些城市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倒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存在经济利益冲突,极易激发社会矛盾。流动人口家庭成员长期分离,造成儿童监护失责、情感缺失、婚姻不稳定、留守老人和妇女受侵害等问题,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长治久安。

  以上文段意在说明:

  A.制度的隔离使流动人口不可能融入城市社会

  B.流动人口的进入会导致城市内部出现二元结构

  C.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D.解决流动人口家庭成员分离问题是瓦解城市二元结构的关键所在

  【华图解析】C。文段首先提出流动人口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一现状,然后从制度隔离导致的新的二元结构、流动人口与城市人口的矛盾、流动人口与家庭成员分离三个方面的社会问题说明了“未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这一现状对社会安定的不良影响。故文段意在说明的是只有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C项与之相符。故本题选C。

  例2

  蓝藻本身没有多少危害,就怕蓝藻上浮形成水华。蓝藻形成水华时,一方面将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利用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另一方面也阻隔空气中的氧进入水体,导致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造成生态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导致大量含有氮、磷营养元素的污染物质不断排入海洋、江河、湖泊和水库等水体,造成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为蓝藻的暴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这段话意在强调:

  A.谨防蓝藻上浮形成水华阻隔氧气进入水体

  B.蓝藻暴发会影响生态平衡以及水资源开发

  C.治理水体污染是控制蓝藻暴发的根本措施

  D.适当引种蓝藻吸收氮磷元素以优化水环境

  【华图解析】C。文段首先介绍了蓝藻上浮形成水华对生态的严重危害,然后分析了人们对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与蓝藻暴发的关系。由此可合理推知,要避免蓝藻暴发的危害,应合理利用水资源,治理水体污染。A项,“阻隔氧气进入水体”是蓝藻形成水华的危害之一,概括不全面;B项因果倒置,蓝藻暴发是水资源不合理开发的结果;D项文段未涉及。故答案选C。

  上述两道题目题干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体现一个当前的问题现象,且这个现象不好、有危害,而此时我们要做的就是在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项”即可。

  希望各位考生能够在备考中持续刷题应用,巩固理论基础。备考路漫漫,希望在这条艰辛而漫长的道路上,华图教育会一直陪伴大家,扎实地走好每一步!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