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手入门

首页 > 辽宁公务员 > 报考指导 > 新手入门

营口市省考报名时间是几月

辽宁华图 | 2025-01-21 08:07

收藏

  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营口市省考报名时间是几月。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辽宁公务员考试群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营口市省考报名时间是几月

辽宁公务员考试报名入口

  ( 点击图片查看报名入口: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已于2025年1月 16日辽宁人事考试网发布,此 次全省招录6511个岗位共计7841人!网上报名时间2025年1月19日9:00至1月23日24:00。已缴费的报考者,打印准考证时间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登录辽宁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报名登记表(A4纸,一式两份),并妥善保管。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2025年辽宁公务员笔试图书教材

  2025年辽宁公务员面授笔试课程

  2025年辽宁公务员精品网校课程

  >>>>>>扫码随时咨询公务员考试相关问题,领取资料试题

试题资料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营口市省考报名时间是几月,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面试课程

  辽宁省公务员考试试题资料、备考技巧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简析——货币的发展和职能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俗称“金钱”。

  二、货币的发展阶段

  货币的产生先后经历过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等发展阶段,不同发展阶段各有特色。

  (一)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兼具了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的货币。最常见的就是以物换物时期,你用牛换我的羊,我用酒换你的米。这种时期的货币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彼此交换的依据也只是各自的意愿而已。

  (二)金属货币

  随着贵金属的出现,人们发现其具有价值高,且易于保存的优点,便开始使用金银等贵金属代为流通使用。所以我们听过一句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就是这个时期的特征。

  (三)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是指可兑现的纸币,由于金属不便于大量携带,于是纸币便代表金属货币在市场上开始流通。纸币具有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携带和运输等特点。我国四川地区出土的宋朝时期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四)信用货币

  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货币价值,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比如银行信贷。

  信用货币具有以下特征:1.是货币的价值符号;2.是一种债务货币(银行贷款后形成了债权债务关系);3.信用货币具有强制性(银行可强制要求提供信用);4.国家对信用货币进行控制和管理。

  (五)电子货币

  是指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以各类交易卡为媒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手段,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电子信息传递形式实现流通和支付功能的货币。最常见的比如支付宝、微信零钱通等方式。

  电子货币具有方便、安全、通用等特性,使用广泛。按照支付方式不同可以分为:1.储值卡;2.信用卡;3.电子支票;4.电子钱包。

  货币的职能

  (一)价值尺度

  使用观念上的货币来衡量商品价值的职能。比如商品的标价就是履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二)流通手段

  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媒介的职能。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互易方式。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三)支付手段

  是随着买卖分离所产生的一种方式。在商品交换中,可以不用现款,采用赊账的方式,一定时期后再付现款。最典型的比如工资、花呗等方式。

  (四)贮藏手段

  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纸币不具备贮藏手段的职能。

  (五)世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作为一般等价物发挥作用的货币。比如美元、英镑、欧元等。

  招突破逻辑填空

  技法介绍:

  在逻辑填空中,很多选实词的题目让大家很头疼,有些实词不好区分,那么选项的词语语义接近的时候,优选语义更丰富的那个词语。

  例题展示:

  【例1】折叠过往的忧伤,暗藏到内心的角落,就让我,于阳光里,望见美好。你看,春光里的桃花娇艳,樱花________,梨花好似纯洁的爱情。花红柳绿之间,心间便洒满馨香的________。喜爱在春光里遇见美好,遇见心间的思念,收集满满的芬芳馥郁,________生命中的遇见。那一汪春光,好似内心的深情,总是深不见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妩媚诗行丰盈

  B.热情诗篇丰富

  C.灿烂诗句充实

  D.绽放诗词充盈

  【答案】A。这道逻辑填空题乍一看,不知道如何入手,因为词语都很接近。这时我们仔细观察选项的词语,发现第三空的词语A项“丰盈”指丰富充足,它的含义可以包含住B项“丰富”、C项“充实”和D项“充盈”,所以A项“丰盈”语义最丰富,可以把答案锁定A项。接下来可以去验证一下前两空,第一空搭配樱花,要展现樱花的特点,A项“妩媚”形容姿容美好,可爱,柔媚,搭配樱花合适。第二空,“诗行”指诗句,文中意思是想起了描写花的诗句,符合文意。

  【例2】我们的整个文明都建立在自然生态之上,它们跟不上我们的步伐,终将令我们也随之________。将责任推给“适者生存”,任凭野生动物在我们制造的阴影中________。这不但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更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消亡自谋生路

  B.崩塌自生自灭

  C.瓦解自取灭亡

  D.崩溃自求多福

  【答案】B。拿到这个题,那我们可以先从二空入手。第二空后面说到“这不但是一件残忍的事情,更是一件愚蠢的事情”,观察第二空的几个词语,A项“自谋生路”、D项“自求生路”都只体现了生路,C项“自取灭亡”只体现了灭亡,B项“自生自灭”形容自然发展,无人过问,包含了生路和灭亡两个方面,语义更丰富,因此选择B选项。

  积累高频词

  提起资料分析,很多同学的初始印象都是公式多,计算复杂。这是因为一般资料分析题目中所涉及的数据都有较多数位,如果进行精确计算既浪费时间,又影响整套试卷的作答,尤其是除法更加麻烦,但就近几年而言,考试中资料分析存在这样一种可以大致估算而不用精算的现象,华图教育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们比较常见的除法估算技巧。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型

  解题技巧:观察A、B的数据特点,结合选项,四舍五入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进行计算。

  例1

  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60.97万户;注册资本(金)20.6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9.66万亿元。其中,企业365.1万户,个体工商户896.45万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0.95万户。

  问题:2014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所占比重约为( )。

  A.69% B.75% C.81% D.85%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华图答案】A。由题意可知,2014年个体工商户896.45万户,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292.5万户,所求为选择A项。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型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解题技巧:口算的结果再观察数据特点,结合选项,保留适当有效数字进行约分计算。可用

  例2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A.8970 B.9180 C.9506 D.9840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华图答案】C。所求为≈4900+4315+200=9415,选择C项。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型

  解题技巧:结合数据特点,通过凑整或计算出分子、分母的适当有效数字,结合选项做除法计算。

  例3

  截至2014年末,我国共有博物馆3658个,占文物机构总数的43.5%。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063.58万件,比上年末增加222.77万件。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2929.97万件,文物商店文物藏品770.00万件。文物藏品中,一级文物9.82万件,二级文物68.82万件,三级文物340.51万件。

  问题:2014年末,我国一、二、三级文物总量占全部文物藏品的比重最接近以下哪个数字( )。

  A.8% B.10% C.14% D.54%

2023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备考:积累高频词

  【华图答案】B。由题意可知,截至2014年末,文物藏品中,一级文物9.82万件,二级文物68.82万件,三级文物340.51万件,全国文物机构拥有文物藏品4063.58万件,故所求为选择B项。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