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事业单位考试为您提供辽宁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朝阳事业单位招考职位表已发布。更多辽宁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事业单位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sydw/)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事业单位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备考文章:2025年朝阳事业单位招考职位表已发布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事业单位考试公告>>>>
>>>>>>扫码一对一咨询,领取资料试题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辽宁事业单位考试文章:2025年朝阳事业单位招考职位表已发布,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事业编备考技巧
5.“春种田园皆万物,秋收遍地是黄金。”这句俗语蕴含了哪种经济学原理:
A.“经济加总”
B.“收入分配”
C.“自给自足”
D.“流动偏好”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学原理知识。
第二步,“春种田园皆万物,秋收遍地是黄金。”这是说春天播种各种农作物种子,秋天可收获各种值钱的农作物。根据收获的这些农作物的价值,也就可以计算出农业创造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加总”是人们用以描述某些经济生活的一个简单的抽象。例如,总产出就是一个经济加总的概念。比方说一定数量的香蕉、上衣、钢铁等等各不相同的东西无法直接加总,但是在市场上都值一定数量的钱,于是,通过货币就可以把物质形态不同的产品的产量都还原为一定的市场价值从而加总。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收入分配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收益分配的构成,广义上是企业收入的分配;狭义上是税后利润的分配。B项排除。
C项:“自给自足”在经济上就是自然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为基础,完全或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满足自身消费为主的小规模农业经济。C项排除。
D项:“流动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其目的在于说明利息率对投资量的影响,进而决定就业量这一中心问题。流动偏好用曲线表示则为货币需求曲线,在图形上呈向右下方倾斜状至流动性陷阱的起点。D项排除。
6.英国经济学家( )在他的著作《国富论》中提出,把研究经济问题的重心放在国民财富的增加上,强调劳动与分工的重要性。
A.威廉·配第
B.大卫·李嘉图
C.亚当·斯密
D.约翰·穆勒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亚当·斯密(1723年6月5日-1790年7月17日),英国经济学家、哲学家、作家,被誉为“经济学之父”。他早年发表经济自由主义主张,用九年时间完成《国富论》,标志着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正式诞生,同时亚当·斯密因《国富论》而被认为是古典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国富论》全名《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该书的伟大成就之一是摒弃了许多过去的错误概念。亚当·斯密驳斥了旧的重商学说,否决了重农主义者的土地是价值的主要来源的观点,提出了劳动的基本重要性。亚当·斯密(分工理论)重点强调劳动分工会引起生产的大量增长,抨击了阻碍工业发展的一整套腐朽的、武断的政治限制。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威廉·配第(1623-1687)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统计学家。一生著作颇丰,主要有《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政治算术》,《爱尔兰政治剖析》,《货币略论》等。《国富论》不是配第的著作。A项排除。
B项:大卫·李嘉图(1772年4月18日-1823年9月11日),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完成者,古典学派的最后一名代表。著作有《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黄金的价格》等。《国富论》不是李嘉图的著作。B项排除。
D项:约翰·穆勒(1806年5月20日-1873年5月8日),或译约翰·斯图尔特·密尔,也译作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英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经济学家,19世纪影响力很大的古典自由主义思想家,支持边沁的功利主义。著作主要有《代议制政府》、《政治经济学原理》、《功利主义》、《论自由》等。《国富论》不是穆勒的著作。D项排除。
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突出表现在,我们具有强有力的组织系统,能够有效整 合各种科研资源,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这表明:
A.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B.系统优化方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根本方法
C.以有序结构组织起来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创造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有利于发挥整体最大效益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求我们树 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当各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题干中“一 直要强调组织系统、整合各种资源,克服分散、低效,重复的弊端”,说明要从整体着眼,要有全局意识,即表明以有序结构组 织起来的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 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A项表述准确,但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
B项: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在唯物辩证法的 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B项排除。
D项:联系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属性,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创造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表述有误。D项排除。
202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时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 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这体现了:
A.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 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体现事物相对静止;“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 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体现事物是绝对运动的,故题干体现了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A项: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它是绝对的,即任何事物都处在绝对的运动变化之中。题干体现运动与静 止的关系,不符合题意。A项排除。
B项: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既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 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即实践活动。它独立于我们的精神而存在,构成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B项排除。
D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指物质存在的平衡状态、平稳状态和量变状态;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静止。D项排除。
大病众筹是互联网时代民间互助形式的创新发展,它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配置的同时,又使陌生人之间便捷地施以善心成为可 能。但目前大病众筹尚处于法律不禁止又缺乏明确规范的“灰色地带”,出现“骗捐”“扫楼”等 问题,需要立法规制。上述材料说明:
①坚持“两分法”,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②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但不要忽视次要矛盾
③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④对于新出现的事物要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①项: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统筹兼顾,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根据题干 可知,大病众筹这一新事物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配置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立法规制,说明事物都有两面性,因此要求我们 坚持“两分法”,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①项正确。
③项: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根据题干可知,大病众筹可以使社会资源得以充分配置,但依然存在 不足,需要通过立法规制,促进其不断完善和更好发展,体现了新事物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这一哲学原理。③项正确 。即①③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②项:主要矛盾是在复杂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在矛盾体系中处于 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既要着重抓住主要矛盾,但不要忽视次要矛盾。该说法本身正确, 但与题干无关。②项排除。
④项:由题意可知,大病众筹这一新事物,既有其存在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对于新出现的事物既要热情 支持和悉心保护,但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即用全面和发展的眼光看待。④项说法太过绝对。④项排除。
5.甲、乙两镇因土地边界问题发生争端,向县政府申请行政裁决。县政府作出裁决后,甲镇不服,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市政府维持了县政府的裁决。甲镇仍不服,提起行政诉讼。该案的管辖权是:
A.县政府所在地人民法院
B.市政府所在地人民法院
C.县政府或市政府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D.争议土地所在地的人民法院
【答案】D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知识。
第二步,根据2017年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根据2017年版《行政诉讼法》第二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行政机关被撤销或者职权变更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6.某区文化和旅游局在开展例行检查时发现,甲网络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未按规定在经营场所悬挂《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执法人员当场给该公司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公司可以向执法人员进行申辩
B.甲公司有要求听证的权利
C.执法人员告知甲公司将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邮寄给甲公司
D.甲公司对该行政处罚不服的,应当先向区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处罚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题干中,执法人员当场给该公司作出警告的行政处罚,甲公司可以向执法人员进行申辩。
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六十三条,行政机关拟作出下列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一)较大数额罚款;(二)没收较大数额违法所得、没收较大价值非法财物;(三)降低资质等级、吊销许可证件;(四)责令停产停业、责令关闭、限制从业;(五)其他较重的行政处罚;(六)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题干中,执法人员给该公司作出的是警告的行政处罚,故甲公司不能申请听证。B项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五十二条第一款,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当向当事人出示执法证件,填写预定格式、编有号码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拒绝签收的,应当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注明。故执法人员当场对该公司做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当事人。C项排除。
D项:根据2021年版《行政处罚法》第七条第一款,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故甲公司既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D项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