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华图_辽宁公务员考试为您提供2025辽宁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参加2025辽阳公务员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印准考证。更多2025年辽宁公务员招聘信息敬请关注辽宁公务员考试频道(http://ln.huatu.com/gwy/)或者关注辽宁华图微信公众号(syhuatu),辽宁华图咨询电 话:400-024-1113。辽宁公务员考试专属客服:点击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公务员考试备考文章:参加2025辽阳公务员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印准考证
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已缴费的报考者,于2025年3月10日9:00至3月16日9:00点击上方图片进入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准考证打印入口。自行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妥善保管,笔试、面试、体检阶段需要使用,丢失不补。
笔试时间和地点
笔试时间:2025年3月15日,9:00至11:00《行政职业能力测验》;14:00至16:30《申论》。
2025年3月16日,9:00至11:00《专业科目》。
笔试地点:本次考试在全省各省辖市设置考区。
报考者要按照准考证上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并必须携带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监考人员依据报考者准考证、身份证件和考场座次表,核验身份,实施监考。考试当天报考者无法出具报名时的身份证件但仍坚持要参加考试的,应说明具体缘由,写出承诺书,并服从工作人员关于重新采集照片、留取身份特征生物信息等方面的安排,方可进入考场参加考试。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公告>>>>
点击查看: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职位表>>>>
以上这些就是辽宁华图老师为大家分享的2025年辽宁公务员考试文章:参加2025辽阳公务员是什么时候开始打印准考证,期待大家继续关注同类话题的学习!
相关信息推荐:
辽宁华图小编为您整理辽宁省考备考技巧
数量关系必会技巧之整除特性
一、定义
若A=B×C(B、C均为整数),A、B、C是三个具体量,则A能被B或C整除。比如工作总量=效率×时间,如果求工作总量是多少,工作总量可以是效率的倍数,也可以是时间的倍数,若已知效率或时间,则可以根据倍数关系,结合选项得出工作总量。
二、拓展
前面讲的是A=B×C的形式,可以得出A是B、C的倍数;如果考场上所有题目都这样,则题目没有难度,命题人会在此基础上,加减一个数,增加难度。若A=Bx+C,则(A-C)能被B整除;若A=Bx-C,则(A+C)能被B整除。
拓展 | 知识点 | ||||||||
A= | Bx+C | ( | A | -C | ) | 是 | B | 的倍数 | |
A=Bx-C | ( | A | +C | ) | 是 | B | 的倍数 |
【例1】(2023上海)小李第一次买了A、B、C三种饮料各若干瓶,共花去了75元;之后他再次买了这三种饮料若干瓶,共花去了134元。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相同,那么若三种饮料各买1瓶最多需花费多少元?(假设饮料价格都是整数元)
A.11B.15
C.19D.23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前后两次购买饮料,但买多少瓶未知;本题需要重点理解“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相同”,设两次购买的每种饮料数量之和均为x瓶,A、B、C饮料的单价是A、B、C,则总花销=价格×瓶数=(A+B+C)×x=75+134=209(元),(A+B+C)×x=209,则(A+B+C)可以被209整除,题目问最多花费多少,因此从最大的选项D代入,209除以23商9余2,排除;再代入选项C,209除以19商11,可整除,因此选择C选项。
【例2】(2023山东)某老旧写字楼重新装修,需要将原有的窗户全部更换为单价90元每扇的新窗户。已知每7扇换下来的旧窗户可以跟厂商兑换一个新窗户。全部更换完毕后共花费16560元且剩余4个旧窗户没有兑换,那么该写字楼一共有多少扇窗户?
A.214B.218
C.184D.188
【答案】A
【解析】本题涉及新、旧窗户的兑换,并且给出了窗户的单价和更换完毕后的总花费,已知条件较多。写字楼的窗户分为已经兑换的和没有兑换的,每7扇换下来的旧窗户可以兑换一个新窗户,说明已经兑换的旧窗户是7的倍数,剩余4个旧窗户没有兑换,则旧窗户数量=已经兑换的+4,因此(旧窗户数-4)可以整除7。代入选项验证,A选项214-4=210,是7的倍数,保留;B选项218-4=214,不是7的倍数,排除;C选项184-4=180,不是7的倍数,排除;D选项188-4=184,不是7的倍数,排除;因此选择A选项。
资料分析知识点:轻松玩转平均数增长率
平均数相关类题目是公务员考试《行测》科目中资料分析部分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题型。其中有一个知识点是平均数增长率,这个知识点考查的是平均数与增长率的综合,一些考生比较迷茫,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公考资料分析的考生。那么我今天就和考生一起来探讨一下此类题目的解法。
平均数增长率知识点的落脚点在于增长率,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为:,那么对于平均数增长率而言,增长量就是现期平均数与基期平均数的差值,基期量就是基期平均数。如果A代表总数的现期量,B代表总个数的现期量,a、b分别代表总数与总个数的同比增长率,结合平均数与增长率的计算公式有如下计算公式:,则对于平均数增长率类的题目在解答过程中只需要找到总数及总个数对应的增长率,然后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接下来我们通过两个例题来进行具体说明:
【例题1】(2023国家)
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半年放缓0.7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636.15亿元,同比增长0.2%,增速比上半年放缓2.1个百分点;外部流入(含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7357.31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农产品物流总额875.06亿元,同比增长11.6%,增速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457.86亿元,同比增长40.7%,增速比上半年放缓3个百分点;再生资源物流总额30.88亿元,同比下降7.0%,降幅比上半年扩大4.3个百分点。2023年前三季度,S省物流相关行业实现总收入1912.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运输环节收入1321.9亿元,同比增长6.0%;保管环节收入226.2亿元,同比增长6.4%;邮政业收入82.8亿元,同比增长16.7%;配送、加工、包装业收入98.8亿元,同比增长6.4%。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比上半年放缓0.9个百分点,其中:物流运输环节总费用1854.6亿元,同比增长6.3%;保管环节总费用612.4亿元,同比增长6.4%;管理环节总费用214.9亿元,同比增长6.4%。
2023年前三季度,平均每万元社会物流总额产生的物流费用比上年同期:
A.下降了不到1%B.下降了1%以上
C.上升了不到1%D.上升了1%以上
【答案】A
【解析】首先,本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其次,定位文字材料第一段,“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额35357.26亿元,同比增长6.4%”,定位文字材料第三段“2023年前三季度,S省社会物流总费用2682.1亿元,同比增长6.3%”。
最后,物流总费用对应的增长率为a=6.3%,物流总额对应的增长率为b=6.4%,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代入数据可得,则下降了不到0.1%。
因此,选择A选项。
上述例题直接能够从题干中的“平均”以及选项是增长率,两则结合明确此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但是有的题目其特征并没有那么明显,需要通过初步分析才能判断出是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比如说以下这个例题。
【例题2】(2023辽宁)
2023年1—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84589亿元,同比增长10.5%,增速比1—7月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65187亿元,增长14.9%,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1—8月,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4857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比1—7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投资17809亿元,增长9.8%,增速加快0.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投资18506亿元,增长16%,增速加快0.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投资3418亿元,增长9.7%,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同比上涨4.5%,土地成交额6374亿元。
2023年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为:
A.-17%B.-22%
C.-27%D.1.2%
【答案】B
【解析】首先,通过读题发现“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成交额”与材料中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及“每平方米土地价格”有联系,且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土地成交额÷土地购置面积,所以说此题考查平均数增长率计算。
其次,定位文字材料第二段,“1—8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223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6%,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同比上涨4.5%,土地成交额6374亿元”。
最后,每平方米土地价格=土地成交额÷土地购置面积,根据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公式,本题实际是已知平均数增长率求解增速a,代入数据可得,解得a≈-22.3%,与B选项最接近。因此,选择B选项。
根据以上两个例题,相信考生对平均数中的平均数增长率计算已经有所了解,这类题目主要要求考生准确识别题目特征,然后找准相应的增长率a与b代入公式准确计算即可,通过以上两个例题的介绍,在通过题目特征识别考点时,有的题目特征较明显,有的则需要将题干与材料中的专有名词联系起来建立关系才能识别出考点,这是多数考生所欠缺的能力,也是在接下来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通过多数题目的练习得以提高的。
复合题
2018年我国全年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3亿吨,同比增长2.7%,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2亿吨,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495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5.2%。
(单选题)2018年我国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总量同比增量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民航、公路、水运、铁路
B.公路、铁路、水运、民航
C.公路、水运、铁路、民航
D.民航、公路、铁路、水运
正确答案: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增长量公式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根据增长量比较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乘积,民航(738.5万吨×4.6%,注意单位是万吨)乘积最小,其增量最小,排除A、D选项;B、C选项只需比较铁路和水运即可,铁路(40.3×9.2%)>水运(69.9×4.7%),即铁路同比增量高于水运,B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单选题)2017年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为铁路的:
A.不到100%
B.100%—200%之间
C.200%—300%之间
D.超过300%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基期倍数计算。
第二步,定位表格材料。
第三步,根据基期倍数计算公式,分母从左向右截取前三位,分子考虑截位舍相同处理,代入数据可得2017年我国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为铁路的略大于2.47,不到3,C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C选项。
(单选题)眼下涉及教育的话题,时常会出现“两军对垒”:一边是教育专家,苦口婆心地说,成功的教育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边是家长和老师,一致认为“考试唯大,分数至上”。专家指出,这样的“功利心”使得孩子们的天性与兴趣都被无情地扼杀了。但在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条件下,家长不想方设法让孩子考名校,还能有什么更明智的选择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国内的优质教育资源供不应求
B.教育专家的观点脱离生活现实
C.现在教育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D.家长的“功利”选择出于无奈
正确答案:D
解析
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先提出教育有两军对垒的情况,一面教育家强调激发兴趣,另一面家长老师认为分数至上,第二句通过专家的观点指出家长老师们的“功利心”会带来问题,最后通过转折词“但”引出文段的主旨句,主要说明家长的“功利”选择是迫于现实压力的无奈之举。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属于背景铺垫,偏离重点。B项:属于无中生有。C项:教育扼杀天性,而文段“考试唯大,分数至上”的功利心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与兴趣,并没有说是教育导致的,不符合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