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考和20年国考面试在一月或者二月就要考试啦。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息之后,有些同学会对接下来面试有些焦虑,我究竟应该在面试的时候怎么说话呢?说些什么呢?同学出现这样的焦虑非常正常。因为在我们正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几乎没有机会能够在很多人面前讲话,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要在考场上要面对那么多考官,那么压抑氛围,就会紧张。而且国考面试题所描述的内容大多数与我们的生活非常遥远,同学们也基本上没有思考过,所以不知道该如何去答。这些情况都属于正常现象,不必担心,绝大部分的考生都会面临这种情况,所以各位考生不必焦虑。那如何摆脱这种困境呢?我来告诉大家一些方法,可以在面试的时候,做到事前筹划,临事不惧。
面试各不同的人的感觉是与每个人的性格有关的,经常在人前表达意愿的同学,在面临高压的环境时,在表达方面问题会小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则需要考虑一下怎么样去克服心理障碍,老师建议大家多去参与一些读书会,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找一份快销的兼职,来提高自己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同学的表达能力其实很强,可有的时候就是在答题的时候开不了口,这大多是因为内容不够丰富,尤其是认知类题目,基本上几句话就能够答完一道题,甚至是表达完态度之后,没有任何的论证,面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多去积累一些素材了。到哪里去积累素材呢?老师这里给大家先介绍几种比较初级的。首先第一个是视频类的节目,像人民的名义,大国工匠的纪录片等等,那感动中国举例,感动中国作为视频,同学看起来不会过于枯燥,而且记忆会比较深刻。大家可以搜集一些近三年的感动中国事例,尤其记忆一下其中对感动中国人物的评语,可以优化自己的答题语言。第二个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期的讲话内容,了解古文的出处,思考这些句子可以应用在什么类型的题目中,同学可以试想一下,如果在自己的答题中出现了习近平的话,并联系了前因后果,是不是会显得答题内容高大上很多。
经过这些准备之后,相信各位考生在进入到面试学习的时候一定会比其他学生更加从容,更加自信,答题内容也会更加有深度。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