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答言语理解题的时候有很多技法,比如表达倾向法、代词指代法、背景铺垫法等等。那今天要说的是言语题中的C位,绝对的主咖地位,言语必杀技法——主体排除法。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聊天说话总是围绕着各种各样的话题,其实这就是“主体”。文段中的话题就是整个文段的“灵魂”,当我们抓住整个文段的灵魂时才能对文段“运筹帷幄”。
那么下面着重介绍一下在主旨概括题中,如何应用“主体排除法”。在主旨概括的解题技巧中,最重要的就是利用关联词和行文脉络来找到文段的重点句。那么找到重点句之后,与选项对应的过程很容易发生错误,这时候就需要主体法。当我们确定重点句之后,要明确重点句中的主要描述对象,当确定描述对象时,就可以与选项对应了。所有不符合主体话题的选项即可轻易排除。符合主体话题的选项既是正确选项。来看一道例题:
【例】“摇一摇交友”“摇一摇找饭店”“摇一摇K歌”等已成为智能手机时代人们新的生活方式。然而,这摇一摇的过程中摇出来的地点往往与实际相差不少,少则几十米,多则上百米。这在建筑密集分布的大城市往往给用户带来“找一找”的麻烦。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或许能为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专家认为,云计算能够提供定位精度矫正服务,它与定位导航结合催生的位置服务,可使定位精度达到1米。作为信息行业的主旋律,云计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改变,它越来越深入地服务于各群体,甚至改变整个社会的消费形态。这段文字主要说明的是:
A. 智能手机时代带来全新困惑
B. 云计算让精准定位成为可能
C. 信息行业引导生活方式转变
D. 位置服务影响社会消费形态
本题文段行文脉络划分可以看成是“分总分”结构。重点句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云计算或许能为这一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这句重点句中的主体词是“云计算”。因此应该抓住重点信息去与选项对应。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体现了“云计算”这一话题。所以很好锁定正确选项。
希望通过今天的讲解,大家在做题的过程中善于使用“主体法”,会用“主体法”。